評論

來自愛爾蘭、波蘭和中國的三隻驢子

過去半年,剛好看了三部跟驢子關係密切的電影。它們分別是愛爾蘭導演 Martin McDonagh 的《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波蘭導演 Jerzy Skolimowski 的《驢子伊艾奧(EO)》,以及中國導演李睿珺的《隱入塵煙》。而且,這三隻驢子還分別闖進了柏林、康城和威尼斯三大國際影展,實在前所未聞。坦白說,對電影裡的驢子品種沒太多研究,但片中三段不同語境、國境的人驢情緣,卻滲著各不一樣的際遇和命題。

中國經濟奇蹟一旦結束 東亞香港通通西港化?

現在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中國崩潰論,根源其實是更早的八九六四。鎮壓發生後中國收拾亂局,並沒有像蘇聯及東歐一樣改朝換代。西方當時流行一種想法,中國也很快會像它們一樣,蘇東坡效應最終會波及中國。之後一些香港菁英努力外交斡旋,中國也成功與全球資本簽訂聖約,中國最終加入世貿,在物質上融入西方。 六四之後一些年,中國崩潰論就失效過一次。之後中國崩潰論也是過一些日子就浮上水面。新聞界學術界也做過很多中國崩塌預測,似乎一一失效。

巔峰推測的誤區

盛極必衰,否極復泰,固然是古今不易之理。所謂「巔峰」,不單是最輝煌的一刻,也隱喻著衰落的開端。人類執迷於「巔峰」的預測,但是在人文社會、歷史潮流、國際關係的領域之中,往往只能構建事後孔明式的後設理論,而難以在萬變的世界下準確判斷「巔峰」的出現。有關於共產中國的「巔峰」與「衰落」,支爆論、中國衰退論已經流傳超過 20 年,「我哋要同中共鬥長命」這種豪言壯語到底會是幾多代人的「有生之年系列」?「巔峰思維」為我們帶來的展望,究竟會猶如輾轉千年的末世預言不知所終,還是真的可以依據現世因素作出判斷?

人口負增長足令中國失卻超級大國地位嗎?

中國人口歷史性下降,眾多分析指出,人口紅利已消失,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持續下跌,世界工廠地位笈笈可危,醫療開支、社會負擔增加,經濟活力大打折扣等諸多問題。中國經濟真的出現拐點了嗎?從此會走下坡?

讓全世界消費香港 我們都是香港的推銷員

抗爭,尤其是以離散族群為主的抗爭,很少能夠維持多過一代人的時間。遠的不說,以中國大陸八零年代末的學運為例,雖然八九六四後離開中國大陸的民運人士,仍然有許多有心人希望薪火相傳,但過了一代人之後,能量也消耗殆盡,亦難以成為一股社會運動力量。 「究竟我們這代人,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有甚麼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