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從象牙塔的民主化理論看香港實況

我們也可以視雨傘革命、魚蛋革命、反送中運動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劇情」,是揚揚歷史長河的一小段,是十塊麵包中的第三、四、五塊。作為當中的角色,就讓我們不同香港人繼續尋找觸發有利於好結局的「劇情」,在第十塊「麵包」下肚之前,一齊將前面的第六七八九塊都填上吧!

我們是否必然要以國家為世界觀?

我們需要在國際體系中為沒有國家的民族爭取更多空間,這既代表我們需要參與國際體系中的種種角力,亦代表我們需要參與現在國際法與國際理論的辯論。當然,在這一切之前,香港社群必須有自覺地更好認識整個體系的歷史,並討論我們想如何介入這國際舞台。共勉之。

烏俄戰爭與自由國際秩序

香港人要在主權國家為首的國際政治秩序裡開闢新的蹊徑,必須以嶄新的目光去觀望國際政治,在看清大國之間競賽的空隙之餘,亦不忘聚焦在自身族群的能動性。

以人民為視野﹕訪問蒙兆達

正如蒙兆達所言,當香港社會面臨更嚴峻的壓迫時,在外流散的香港人,不但可以從政治遊說上嘗試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關係中為香港尋求利益,也可以嘗試把香港與其他國家的人民所面對的打壓,以普世價值連結在一起。

柔弱或剛強?

部分烏克蘭婦女樂意接受外界把她們塑造為戰爭及政治糾紛的受害者角色 ... 本文將會借俄烏戰爭探討女性參與抗爭的情況帶出性別角色流動對看似由男性主導的戰爭、政治等領域的啟示。

如果以同理心作為世界觀 

同理心一詞,起源自西方,英文是 「em(感人)」「pathy(所感)」。我喜歡這個概念,因為它和「多元」和「向善」基本上是雙生的。有需要感人所感,也就是承認人所感不同。承認和嘗試理解這種不同,就是「多元」的基礎;面對多元不嘗試消滅和打壓,本身就是一種善。

四個香港節

2019 的香港,需要承認,需要記念。我們自己要記念,也要看見其他人記念。看見了,就知道,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在此,我希望提出四個節日。各地港人一同過節,就一同記念香港。

以科技作爲世界觀

「世界觀」在三千多年間歷經鉅變,這詞最確切的翻譯源自德文 “Weltanschauung”,意思並不侷限於對世界的概念,更重要是指對世界的一種態度 ...

以架空歷史作為世界觀

人是一種自然會思考 What if(假如)的動物,特別適用於作錯決定和開始後悔之時,無法理解為何目前如是,於是猜想所謂平行時空的另一個可能結果。 ... 其實歸根究柢,就是其建構民族主義的其中一個手段:「架空歷史」以取得統治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