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滅「中國經濟信仰」的重要性
巔峰推測的誤區


盛極必衰,否極復泰,固然是古今不易之理。所謂「巔峰」,不單是最輝煌的一刻,也隱喻著衰落的開端。人類執迷於「巔峰」的預測,但是在人文社會、歷史潮流、國際關係的領域之中,往往只能構建事後孔明式的後設理論,而難以在萬變的世界下準確判斷「巔峰」的出現。有關於共產中國的「巔峰」與「衰落」,支爆論、中國衰退論已經流傳超過 20 年,「我哋要同中共鬥長命」這種豪言壯語到底會是幾多代人的「有生之年系列」?「巔峰思維」為我們帶來的展望,究竟會猶如輾轉千年的末世預言不知所終,還是真的可以依據現世因素作出判斷?
貝克利(Michael Beckley)與布蘭德斯(Hal Brands)於 2022 出版 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一書,再次宣告中國的繁榮時代已成過去,而中國武力侵略臺灣的進程將再加速,甚或以臺灣為第一戰場的中美衝突已經迫在眉睫。既然中國的經濟、人口在數據上已逐步衰退,加上所謂「戰狼式外交」樹敵無數,中國領導層會否期望轉向以軍事侵略重振國勢?兩位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並謂歷史上那些極為血腥的戰爭,通常並非發生於正在崛起的大國,而是經歷「巔峰」而踏上衰退之路的國家所引發。
此書指出中國的軍事實力持續上升,近年的中美軍力消長或會被中國視為難得的機會;同時習近平提出臺灣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1,是以習近平本人的衰老亦會加速其侵臺計畫。筆者認為上述理據誠然頗具說服力,臺灣、美國,以至於全世界均應提升對中國侵略的戒心。
然而,筆者希望提出此種思維或有存在誤區,其實中國經濟到頂並非單純取決於人口勞動力、國際貿易關係等因素,而更重要的因素則在於「中國經濟信仰」的破滅與否。
……
注腳
1. 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提到:「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系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也在中共二十大的報告提及:「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