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雨果

巔峰推測的誤區

盛極必衰,否極復泰,固然是古今不易之理。所謂「巔峰」,不單是最輝煌的一刻,也隱喻著衰落的開端。人類執迷於「巔峰」的預測,但是在人文社會、歷史潮流、國際關係的領域之中,往往只能構建事後孔明式的後設理論,而難以在萬變的世界下準確判斷「巔峰」的出現。有關於共產中國的「巔峰」與「衰落」,支爆論、中國衰退論已經流傳超過 20 年,「我哋要同中共鬥長命」這種豪言壯語到底會是幾多代人的「有生之年系列」?「巔峰思維」為我們帶來的展望,究竟會猶如輾轉千年的末世預言不知所終,還是真的可以依據現世因素作出判斷?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他者:

談到「香港文化」,我們好像可以列舉無數概念:燒賣、粗口、效率、法治、獅子山、MIRROR、廣東話、資本主義、中西合璧、絲襪奶茶、古惑仔電影、國際大都會……

中國即外國

幸或不幸,筆者也在期間於「中國語言及文學」為名的學系完成學業,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依舊激烈。到底應該用甚麼取態面對「中國」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