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爭霸、繼而爆炸之歷史必然
修昔底德大戰


二〇二二年十月下旬,「之江新軍」於共黨全國代表大會全取二十四席中央政治局委員、最高統帥習近平從此大權在握,十一月卽無懼國內政變風險,周遊列國、呼朋引類;文友勸我就此講兩句、每句一千字(笑),目標讀者自然同文同種——然則紅色中國爭霸與否,同海內外香港民族主義者畢竟有何切身關係?
首先讀者大概贊同當代香港人如欲榮歸故里、當家作主,先決條件係宗主國對外戰爭失利或者政權內部不穩、無力維持其殖民統治;紅色中國過早挑戰美國全球霸主地位,將保証上述結果,問題在於習近平任內會否對臺動武、衝擊第一島鏈——儘管共軍折戟沈沙於臺海已成筆者理性盡頭一個信念,地緣政治學以至軍事史方面一點粗淺認識,其實有助我哋堅定「支那爆炸」、「光復香港」嘅信心,精神上支撐我哋每日陶養自己嘅德性、增進各方面嘅力量,迎接東方之既白。
從外而內,「支爆」新論
「支爆」論與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之說最顯著分別,在於前者乃香港本位一門畢生信仰,信徒樂於採用舊日本帝國拒絕承認中國政權所用稱呼、終極關懷在於香港民族命運;後者仍以主權國家及其政治制度爲分析單位 (unit of analysis),論證一黨專政之不足、隱含憲政民主與社會自由等「普世價值」之優越,框架爲期僅僅五年十年,尚未擺脫五四以降中國知識分子長年躁動。另外「支爆」論者活躍於呼籲西方世界經濟制裁大陸以期中國社會政治隨之動盪、異議者如梁振英批判港獨稻草人時往往扭曲其全稱爲「支那內爆」,可見雙方均同意內部與外圍因素交互作用下神州大地再度「王綱解紐」,可能性大大提高——規模遍及十八省區、三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一陣「白紙抗議」火速平息,亦證明官方打壓與民間組織經驗懸殊、民變並不足恃;不穩定元素裏應外合,引爆方能事半功倍、一發不可收拾。
對外戰爭長期膠着,足以拖垮一國經濟民生以至政權,船堅砲利如德意志帝國、廣土眾民如沙皇俄國,一次大戰尚不得過,卽是顯例,原理且看《孫子兵法・作戰篇》:「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補給線過長、生產力與運載力用於軍需而非消費品,物價飛漲、政府轉嫁戰爭成本於納稅人 …… 自古皆然。然則「習核心」外交手腕足以和氣生財、化干戈爲玉帛嗎?觀乎習近平本人出席 G20 峰會與 APEC 會議連番羞辱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泰國總理巴育,並且中方由始至終否認其「大撒幣」政策意在一帶一路沿線設置債務陷阱、重施列強巧取豪奪晚清利權故伎,形容習近平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政策特色轉趨「求氣」而非「求財」,亦不爲過。基本尊重尚且欠奉,「順得哥情失嫂意」等複雜情況更難面面俱圓,伊朗傳召中國大使抗議中方支持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談判阿布穆薩以及大小通布三島歸屬之類,齟齬陸續有來;帝國邊境軍政官員不識大體,例如習近平會見大韓民國總統尹錫悅前夕香港政務長官陳國基越級訓斥該國駐港總領事、十二月九日共軍西部戰區邊防部隊襲擊塔汪地區印軍哨站,均無助北京睦鄰結友,徒添煩亂甚至戰爭風險。
狗猛自然酒酸,俯拾「戰狼外交」近期成果,就有英國首相辛偉誠鄭重宣布習近平一五年訪英開拓之中英「黃金時代」,經已結束;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遠道訪華,與習近平磋商一輪,僅表示「願意同中方辦好下階段高層交往,通過加強直接對話合作,減少誤解誤判」;岸田文雄內閣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書」,更闡明人民解放軍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對區域住民是威脅」、中國動向乃「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並且「無法承認單方面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擔心大陸當局態度與能力方面足以結好各國、封死香港民族自決之路,可謂杞人憂天。
大東亞共榮圈 2.0 圈外有圈
至於太平洋沿岸軍事家枕戈待旦防範「中國威脅」,更無外交家或政治家引進經濟自由以帶動中國政治自由之幻想,未有一朝一夕懈怠——大陸官方以至民間再吵再鬧,亦無阻美韓兩國一七年於慶尚北道部署「薩德 (THAAD)」系統,預防區內彈道導彈襲擊;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九年宣布日本海上自衞隊直昇機航空母艦加賀號將改裝搭載美製 F-35B 戰鬥機、二一年同級艦出雲號更改裝完成,艦載 F-35B 多達 18 架;美英兩國甚至不惜傳統動力潛艇出口國法國見怪,藉由二一年訂立「奧庫斯 (AUKUS)」盟約向澳洲提供核子動力潛艇技術;美國第七艦隊範圍涵蓋南海以至臺灣海峽「自由航行」任務,更加數不勝數。
美國帶領盟邦重重圍堵中國大陸(前述日本國、大韓民國、中華民國臺灣位處第一島鏈,澳大利亞聯邦則屬於第三島鏈),可謂善於汲取歷史教訓 —— 珍珠港事變距今七十一年,殷鑑未遠,任何軍事工業技術與力量足以生產同代戰機、組建航母艦隊東亞強權,海權溢出西太平洋,將有機會於中太平洋殲滅美軍水面艦隻大部、繼而侵擾美國本土西岸。舊日本帝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別,在於前者本來據有日本列島以至臺灣諸島各大出海口,惟天然資源與工業僅得本土、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地區支撐,難望美國整體項背,後勁不繼;後者曾經「改革開放」多年,贏得「世界工廠」美譽,近年甚至「產能過剩」,傳統動力航空母艦陸續下水、核動力航母計劃至少興建兩艘,日、臺吞併其一,卽可湊齊與美國爭霸、繼而稱霸世界之必要條件。「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係中國人當年引述《田中奏摺》游說英語世界同心抗日之辭,然則一個鯨吞臺、韓、日嘅中共政權之於自由世界,何異乎成功征服支那嘅大日本帝國?卽使二三年三月新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就任後流出一份《李強報告》,揭露共黨盤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美國;欲征服美國,必先征服日、臺」,亦何必大驚小怪呢。
稱霸世界野心欲蓋彌彰,正是中共與帝國日本又一相同之處,鄧小平講「中國永不稱霸」、習近平講「中國不想稱王稱霸」,帝國外務省同樣駁斥《田中奏摺》爲偽書;帝國奉行軍國主義,至今爲中共詬病,馬列黨徒本身却信奉毛澤東所謂「槍桿子裏出政權」,同樣崇拜暴力、以強盜邏輯自欺欺人。比較兩者政府組織,帝國陸海軍大臣必須任用現役武官,軍部從而享有法定權力倒閣,逼使內閣總理大臣以至其他閣員辭職;黨國體制更甚,中共總書記以至國家主席均由軍事委員會主席予取予奪,除非軍委主席心甘情願禪位,政權無以和平交接。考察兩國官方意識形態,「大東亞共榮圈」論述不但宣揚日人與香港華民「同文同種」、應當「八紘一宇」,甚至印度人亦有「大家都是亞洲人」之義,民族主義適用範圍可大可小;遠在習近平闡述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之先,香港人早已習慣朝廷鷹犬訴諸黃皮膚、黑眼睛,質問「你究竟是不是中國人」佔領道德高地、藉詞「大家都是中國人」道德勒索。馬列黨國取代舊日本帝國躍居東亞第一強權,美國當年可以發起「ABCD/美英中荷包圍網」禁運石油等戰略物資遏制日本、中國縱然成功開發境內油田以至結交「一帶一路」沿線產油國保證燃料供應,貿易制裁亦可轉移至半導體等產業、荷蘭等盟友依然言聽計從。
試論中國歷史終結:霸權再度幻滅、東亞各族新生
包圍網卒之激發日本軍事挑戰美國,哈佛政治學者艾利森 (Graham Allison) 以爲並非偶然、實乃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眼中城邦斯巴達戒懼雅典崛起而加以阻撓之類,不可避免一戰。兩國工業力量依然懸殊,日軍惟一勝算繫於珍珠港一役重創美國海軍航空兵力,同時憑藉「南方作戰」搶佔英美荷三國東南亞領地、掠奪其天然資源以縮窄雙方差距,並於美軍優勢恢復前侵犯美國本土、逼使美方媾和——然而制訂以上作戰方略嘅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陸軍參謀栗林忠道曾任日本駐美武官,深知其事不可爲,〇六年《硫磺島戰書》、一一年《山本五十六》等電影,均有所描述。筆者早年亦有幸到訪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住處樓高七十三層,早起赫見窗外州際公路車龍首尾千里、尾燈與星月爭輝,電視新聞所示每輛貨櫃車更有《變型金剛》柯柏文尺寸,恕我日常生活僅見中港貨車、難以實例名狀——惟美國貨暢其流、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生產活力以至潛能可想而知;社會主義中國則命令式經濟 (command economy) 回朝、日益「國進民退」,中央政策出臺、國有企業以至地方政府爭相加大力度執行,自絕國民需求帶動之供應鏈而不自知、引爲制度優勢。況且和平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爲糧食進口國、人民解放軍素來人員密集,中美一旦開戰,恐怕中國軍民饑餓甚於太平洋戰爭晚期日本、遑論海軍航空兵力補充速度超越美國,敗局註定於戰前。
戰後大和民族越加省思、越發醒覺當初發動大東亞戰爭虛妄,一九年《阿基米德大戰》劇組尤其憤嫉,直斥祖輩民族主義、軍國主義以及大艦巨砲主義集體亢奮無可救藥,惟有人類史上排水量最大、主砲口徑最闊戰艦大和號代替國家民族永沈太平洋,有力敲響一記警世鐘、警醒國人勿再窮兵黷武——中國人亦然,迷戀權力、膜拜暴力何止毛澤東?少年蔣介石留學日本慨嘆「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孫中山晚年更開宗明義「以俄爲師」,組建列寧式政黨與革命武裝……人類有史以來監控科技最精密、防民之術最先進一個政權覆亡,其十四萬萬臣民想做人民幣奴隸而不得,從而領悟霍布斯・利維坦國家 (Hobbesian Leviathan state) 不可恃亦不可信,知所參與社會政治、珍重公民權利與個人自由,魯迅〈燈下漫筆〉所謂中國歷史,方才有望終結;世代棲息於帝國版圖之上各族人民,包括藏人、維吾爾人、哈薩克人、蒙古人、朝鮮人、香港人……始得各奔前程,揭開東亞以至人類文明史,輝煌新一頁。
誠心所願。神州沈陸、香港淪陷,突然又已一年——西元二〇二二年除夕,識於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