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恩

馮敬恩

《如水》第七期編委答(四)

讀者:想問下咁多位對香港歸英有咩睇法? 如水編委 — 馮敬恩:你所提出的問題不失是一個出路,我自己都是一個崇英、崇優的人,這從我在英國求學的背景以及 3 年前加入英國保守黨成為黨員等方面可以看到。基本上在疫情前,如經濟情況允許,我都會努力一年回英國一次,感受作為女皇陛下子民的榮光。然而,我希望分享我 4 年在外的一些觀察,與你共勉。

公民社會、安心出行和抗疫

一海之隔的香港在兩年之後開展了其後知後覺的抗疫工作。儘管中國駐香港政府的抗疫政策中乏善可陳,沒有吸取世界各地的抗疫經驗,但是我從新加坡經驗中,看到未來香港政府對箝制香港人的自由的手段。因此,本文旨在以新加坡的案例,指出香港政府所可能採取的一些措施和影響。

改組選委的啟示

筆者在此刻總結成立於英治時期,興盛於中殖時期的新社聯的發展。一方面仍然可以作為歷史回顧,貼合主題,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中國對港態度改變,獲得全面控制後,親中陣營與政權的權力關所可能發生的轉變的一個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