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如水》談「流散媒體(Diasporic media)」。讀者可能會一頭霧水,到底甚麼是流散媒體?
我們可以怎樣分析「支爆」,各路專家又有甚麼看法?答案全在《如水》第九期「親,支要爆了嗎?」
不經不覺,如水雜誌成立已經一年。如水仝人在此感激讀者們在過去一年的支持和包容。
過去一年,香港不只繼續受疫情影響,港共政權亦無間斷地打壓公民社會,志在徹底將其清除。在數月間,超過 50 個公民團體在面對龐大壓力下宣告解散。
公民社會作為個體在政府及市場之外的空間,一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關鍵元素。如水本期將會圍繞著正被肢解的本地公民社會並探討不同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先從公民社會中的個體出發,從他們自身的經歷及思考去理解個體在公共空間中行動的目的及哲學。
我們的網頁也大幅更新,並決定免費公開最新兩期部分文章,及兩期前的所有文章,以令更多讀者讀到《如水》作者的真知灼見,進而誘發討論。
畢竟你不只是一個人,而是這個叫做香港的共同體的一分子。
《如水》讀者將發現我們今期作出大幅改版。其中最明顯改動,莫過於我們增加一系列採訪與報道。
《如水》第 7 期以新面貌與讀者見面,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更全面、更立體的視野讓讀者了解及思考每一期主題。
你對香港的關懷,是出於對香港的感情,還是對於公義的追求?
政權相當強大,香港人不論身在何方就只有這麼少,我們希望這期雜誌能夠為各位提供少少反思,為大家溝通和連結創造一些思想基礎。
在迷惘亂世之際,或許讓我們回歸基本步,誠懇地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