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成為彼此的他者

本土與海外「香港文化」的雙重性格

談到「香港文化」,我們好像可以列舉無數概念:燒賣、粗口、效率、法治、獅子山、MIRROR、廣東話、資本主義、中西合璧、絲襪奶茶、古惑仔電影、國際大都會……或許有些概念讓你深有共鳴、有些你會懷疑是否已經過時,甚至有些讓你覺得厭惡或被冒犯。「文化」是我們辨識自己的一組密碼,也是讓別人認知我們的憑據。「我們」之所以為「我們」,就是基於群體共享一連串的記憶與想像,同時這種群體意識必然在某程度上是排他的,但是我們可以定義自己的「文化」嗎?「香港文化」對於我們來說又有甚麼意義?

今天我們認知的「香港文化」無疑是歷史層累的結果,同時也是依據時代需要所逐步建構。若以考古文物舉例,西貢、大嶼山、赤鱲角、南丫島都有石器時代遺址,則香港文化或可上溯到上古百越文化。如此的考古發現只是描述事實,而今日的我們又可借用「百越」來建立與「中國」區隔的文化源頭,這才是「香港文化」的詮釋空間。香港這片土地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香港文化」的材料,但是若不經過詮釋與論述,就只會停留在模糊的記憶與想像。隨著時間的流逝,上古的百越時代對我們已接近沒有意義,但是雨傘革命、魚蛋革命、反送中對於「香港文化」又有怎樣的影響?我相信還是需要思考的,否則歷史洪流終會代替我們作答。

筆者固然無法定義「香港文化」,但是二零一九年以來「香港文化」最少會有三種方向的詮釋持續發展:(一)中國立場的維穩詮釋;(二)本土的妥協與隱語;(三)海外的保存與對照。反送中事件的爆發,乃至後續的國安法設立,香港族群的被捕、逃難、流亡、移民、妥協從未停止,結構性的族群分裂必然出現。我們要意識到中國一直希望搶佔「香港文化」的詮釋權,一如二零一九年團結香港基金編修的《香港志》,就是大規模建立維穩的文化詮釋框架。黃藍黑白的分裂自然不需修補,但是本土與海外的「真香港人」又應如何調和配合?

雖然網絡時代資訊流通,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殊不容易。香港政權逐步壓迫本土港人的文化表達空間,海外港人只能認知而無法完全感受;海外港人面對異地文化差異的衝擊與迷失,本土港人也未必能夠體會。兩種香港人的生活體驗落差,無疑會影響「香港文化」的後續詮釋。

身在香港這片土地,對於香港文化的變化自然較為敏銳,但在言論自由空間收窄下未必能夠暢所欲言,就像用 5201314 表達「我願榮光歸香港」的隱語文化將會持續發展,其文化特性亦會趨向內斂。至於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基於沒有來自政權的壓力,可以完整地保留他們記憶當中的香港文化,但是時間過得越久,本土與海外的時間差就越會顯露。故此,海外或許會成為香港文化的時間囊,可以留住某個時刻的香港文化。然而,海外港人同時面對所處地域文化與香港文化的對照,對比之下更能認清香港文化的本質與特徵。是故「本土的妥協與隱語」、「海外的保存與對照」可以並行發展,同時盡可能體諒與認知彼此的狀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他者,筆者相信將會是對抗「中國立場的維穩詮釋」的良方。

現代國家藉由建立「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作管治,即運用警察、教育、媒體等工具掌控「文化」的導向,採用軟性手段讓大眾順從政權統治,故可以說「文化」本身就有其政治性質。然而,若我們意識到「文化」在政治層面的重要性,反過來說「文化」也是統合流散族群的必要工具。若然沒法主導「香港文化」,以避免中國政權作進一步的控制,則無從保護「香港人」這個身分認同。「香港人」是沒有(或未有)國家的民族,我們不能以種族、宗教、傳統劃分界限,但是我們依然可以辨識彼此。我們如何保存二零一九年的抗爭記憶、如何實踐「光復香港」的未來想像,就是這一代人的香港文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