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區選零入閘——記前區議員鏖戰政壇三十載 唏噓背後的視角

「即使我年輕 20 年,你讓我參與這場選舉,我相信我都好大困難」,1985 年第二次區議會選舉勝選後從政的單仲偕緩緩地說。曾任立法會議員和區議會主席,他現淡出政壇遠赴美國生活,但亦感慨區議會功能盡失,現況經已超出他的最壞想像,「我都想不到任何合理的理由要去參選」。

香港 12 月初舉行區議會選舉,落筆之際,結果猶未可知,但幾可肯定的是,區議會在四年間經已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 年反修例運動浪潮,非建制派乘破紀錄投票率,在區議會選舉合計取得 389 個席位,歷史性控制 17 區區議會,輕取僅得 59 席的建制派,民主黨則憑 91 席成為最大政黨。國安法通過後,政府於 2021 年修例強制區議員宣誓,並放風稱區議員若過往有特定行為,如借出辦事處作初選,將被剝奪區議員資格並追討全數薪金。逾 200 名區議員因而離職,民主黨現時僅餘 7 位區議員,而至於曾經的第二大黨公民黨,已於截稿前半年宣告解散。

中央官員常將「愛國者治港」掛在嘴邊,及至 2023 年 7 月,立法會全票通過政府「完善」區議會的方案,直選席位大降八成,重設委任議席之餘,新增同樣由政府委任的三個地區委員會(俗稱「三會」)成員互相選出的議席。候選人須同時從「三會」各取得三個提名,方可報名,交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核。

選舉有否「完善」自有公論,若以「清一色」為標準,則可謂非常成功。風聲鶴唳之下,民主黨派出 6 人參選,均未獲足夠「三會」提名,是該黨以至民主陣營首次缺席區議會選舉。選舉背後所折射的,卻不止香港政治格局的風雲變幻,在應否參選的猶疑裡,整個過程也捕捉了民主陣營的內部張力,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的摸索。

現年 63 歲的單仲偕頭髮斑白,打滾政壇三十多載,曾透過香港島選區和資訊科技界晉身立法會,並擔任民主黨副主席和司庫。他亦是前葵青區議會議員,於 1985 年當選並四度連任至 2003 年卸任,期間曾任五年區議會主席,此後便淡出區議會事務。直至 2019 年年底,本居於葵青華景山莊的他,為避免所屬華麗選區出現建制派自動當選,故再度披甲上陣,成功當選並擔任新一屆葵青區議會主席,時隔 26 年再度出任主席一職。他提高語調,頗自豪道:「香港很多政治人物,有直選便沒有功能組別,有功能組別便沒有立法會,有立法會便沒有區議會,而我各類的選舉都曾參與。」


單仲偕於 1994 至 1999 年擔任葵青區議會主席。其時,區議會的英文稱謂仍是「District Board」,直至主權移 交後,政府認為彰顯區議會在地方行政所擔當的角色,遂在向立法會提交的《區議會條例草案》改稱為「District Council」,並於 1999 年 3 月獲立法會通過。(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單仲偕與政治結緣,全因在香港大學求學時參加一個中國交流團,結識當時擔任副團長的民主黨前元老李永達,以至投身學生會。那年聖誕,交流團籍籍無名的 30 多名大學生,另一位副團長是前特首林鄭月娥,團員有《香港 01》創辦人于品海。

……(全文詳看《如水》第十二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