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道】統戰部借香港秘密持《歐洲時報》大外宣

曾與《經濟學人》等知名外媒合作 英政府落廣告

前言

近年國際關注中國政府以各種方式秘密滲透全球各行各業。其中,對輿論民意影響重大的傳媒業界,是中共關注焦點。然而中共如何操控媒體?從何時起操控?操控這些媒體的目的是甚麼?要引起怎樣的效果?其建立的政治與商業網絡是甚麼模樣?關鍵人物姓甚名誰?香港,又在這網絡中扮演甚麼角色?這些問題至今鮮為外界所知。社會對中共操控媒體的手段也缺乏認知,容易令人誤信中國政府發布的偏頗或虛假消息;而當一些大型機構比如國家、政府,亦對哪些媒體被中共操控似乎毫不知情,其結果,可能是不慎與這些媒體合作,以金錢支持這些媒體運作之餘,更可能不自覺替這些媒體背書。

For English Version: [Investigative Report]How China Uses Hong Kong as a Secret Hub for Global Propaganda through Nouvelles d’Europe

為使社會對中共秘密操控傳媒有更深刻的認識,《如水》過去數月,透過於英、法兩地實地採訪,以及查閱香港、法國、英國及德國的商業登記資料,調查號稱全歐洲最大華文媒體《歐洲時報》的架構與運作。根據這份華文日報的資料,它於全歐洲 40 個國家發行數萬份,自 1983 年創刊至今,更發展成一個業務涉及網絡、報章、雜誌、書籍出版、電視製作、電影發行,以至網購和市場策劃的集團,總資產值超過半億港元。

這家龐大的傳媒集團雖然號稱獨立,但《如水》調查發現,它實際上是由中共統戰部,透過一家香港註冊、名為「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的公司操控。後者早於 1980 年已經由三人成立,而根據調查顯示,這三人均疑與中共僑務工作有一定關係。現時「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的股東與董事名單,亦可找到不少疑與中共有關的名字,包括香港的華豐國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總商會常務會董邱建新,還有據指為中共黨員的「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總編輯王苗,以及「中新社」香港分社社長王佳斌等。

利用聲稱獨立的《歐洲時報》,中共積極進行大外宣,發布支持中國政府、挑撥西方國家矛盾等內容;又用英、法、德語製作內容,試圖打入外語輿論空間。該報更加與多家外國大型傳媒,包括法國《巴黎競賽周刊(Paris Match)》;英國的《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泰晤士報(The Times)》合作,共同出版或製作內容。同時,《歐洲時報》的外宣手段並不停留於傳媒產業,更創辦「歐洲時報文化中心」,收取「孔子學院」的資助向中小學生教中文,並與外國官方或非官方機構舉辦「文化活動」。

傳媒對一個社會的意識型態影響有多大,難以衡量,然而作為例子,法國華裔國民議會議員陳文雄,其父親陳順源就是《歐洲時報》的「顧問」一員。陳文雄在政壇出身的巴黎第 13 區,是華人聚居地,也是《歐洲時報》的主要基地之一。而他當選國民議會議員後做了甚麼?包括多次邀請中國官員於國民議會演說、與習近平握手,和投票反對法國國會譴責中國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那場投票,他是唯一一個投下反對票的議員。

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葉飛立(Filip Jirouš)接受《如水》訪問時,如是說:「香港這麼多年來,尤其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之後,都一直被國家企業和機構用作進軍海外的渠道 . . . 這種做法令到西方政府更難看清這些公司的真面目,因為香港在商業與投資領域,一直被視為合法而且管治優良的地方。」他表明,中共幕後操控媒體的情況令人擔憂,並提到歐洲諸國對此議題沒有足夠關注,儘管從歐盟的角度而言,中共操控海外傳媒影響歐洲輿論的手法已符合「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的定義。「既然歐盟已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競爭對手,而且中國試圖干預環球民主國家政治的意圖愈來愈明顯,我認為合理的做法是審查相關機構,特別是接受外國資助的一群。」他說。

編按:《如水》就此調查報道內容曾向《歐洲時報》、華豐國貨、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南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共統戰部查詢,惟均未獲回覆。本文提及的姓名及其資料,或有同名同姓的可能,如有誤會,煩請來信 editorial@flowhongkong.net,《如水》定當查證後再作更正。


巴黎第‭ ‬13‭ ‬區(黑黑‭ ‬攝)

巴黎南部的第 13 區是華人聚居的地區之一。從該區再往南駕車十分鐘,你會來到巴黎衛星城市 Gentilly 的 Rue Benoît Malon。那是一條寧靜而平平無奇的街道,人車俱不多,也沒有起眼的店舖,但如果抬頭看,你會看見一座大廈一樓掛出一個招牌,寫著「歐洲時報文化中心 Nouvelle d’Europe」。這家文化中心並不是讓人自出自入的公共空間,倘若無緣無故叩門,恐怕要吃閉門羹,但在 2023 年 4 月 13 日的下午,《如水》記者來到門前。

歐洲時報文化中心外觀(M.Y‭. ‬攝)

「您好,是報了名參加『中法人才交流會』的。」記者對職員說。

「您好,請進。」職員答。

接待處除了「歐洲時報文化中心」的招牌外,還掛有三個金屬牌,分別寫著「孔子課堂」、國家漢辦「漢語考試考點」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華文教育示範單位」。離「人才交流會」開始還有一段時間,記者被職員帶入一個房間等候,裡面放有各期《中国新闻周刊》,以及《品味潮洲》、《中华古代名将》等書籍。而等候室外,是一個可說是美侖美奐的大廳。大廳通往兩個中文教室,也有一個玻璃櫃放有《歐洲時報》創刊 40 年以來的多件紀念品,包括早期的打字機,和《歐洲時報》英國版、西班牙版、德國版、中東歐版等的創刊號。記者看了一會,回到等候室,少頃,「人才交流會」開始,在職員帶領下,記者連同約十數名參加者來到二樓,二樓與一樓同樣有多個房間,其中一間裡面有一張會議桌,《歐洲時報》常務副社長鍾誠已經就座,準備好為活動揭幕,而會議桌前一個巨型屏幕,則播放著《歐洲時報》40 週年為的紀錄短片,旁白說:「四十年,歲月如梭。四十載,年屆不惑。時針回撥,潮起潮落,我們用『歐時』一支筆,記錄耕耘與收獲。」

然後畫面顯示一行金光刺眼的大字:「四十年的跨越」。

歐洲時報文化中心接待處另掛有三個金屬牌,當中包括「孔子課堂」(M.Y‭. ‬攝)

《歐洲時報》是一份華文日報,顧名思義,於歐洲發行,並分為原版(法國版)、英國版、德國版、意大利版、中東歐版與西班牙版。根據該報公開資料,所有版本加起來,於全歐洲共 40 個國家發行數萬份。一份《歐洲時報》法國版平日 12 版、周末 20 版。本刊翻查過往多期報章,內容主要以中國相關的國際新聞為主(例如《促进中欧、中法经贸合作 与中国合作推动俄乌止战和谈:马克龙、冯德莱恩 4 月 5 日访华》、《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武器?是美国污名化中国 奥媒:只有中国能成为俄乌冲突调停者》),此外就是一些華僑活動報道(《第二届欧洲英语区中文教学技能总决赛举行》),以及有關兩岸四地(中、港、澳、臺)消息,如《港医管局伦敦招聘两日吸引逾 500 人》等。

這類型報章,居於海外一段時間的港人相信都會在「華人超市」、「唐餐館」、「唐人街」之類的地方見過—無人問津,被冷落一旁。所以,如果《歐洲時報》只是一份被冷落的實體華文報紙,其影響力確實有限。然而不是。在四十年間,這份報章已經從初期單純一份實體報紙,發展成號稱「歐洲最大的中文文化傳媒集團」的「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Guang Hua Cultures et Media,下稱『歐時集團』)」,業務涉及報章、雜誌、書籍出版、電視製作,以至電影發行。到底其影響力有多大?問題的答案始終因人、族群、年齡層而異,難一概而論。不過,以網絡為例,以下數字或可供參考:根據中國官媒「中國新聞社(中新社)」與中國傳媒大學發布的「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排名,《歐洲時報》在 2022 年下半年全球排第 18 位、全歐洲第 2(僅次於《星島日報》(歐洲版));上半年更是全球第 12、全歐洲第 1。整個集團管有最少 6 個 Facebook 帳號、3 個 Instagram、7 個 Twitter、5 個 YouTube、5 個微博、11 個微信公眾號、5 個抖音和 2 個 TikTok(見【圖 1】),其中《歐洲時報》的微博「粉絲」數達 83.7 萬、抖音帳號「歐時視頻」粉絲數 48.1 萬;以其微信公眾號《道德經》(隸屬《歐洲時報》德國版)為例,過去一周最多人閱讀的帖文為《微博一话题竟然火到德国,德媒都看呆了! 「想不到,中国年轻人是这样」》,三天內錄得 15,000 次瀏覽量。

【圖 1】《歐洲時報》出版物及平台概覽(《如水》製圖)

雖然「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是在法國註冊,但如此龐大的資訊輸出量,固然不只是來自法國。根據該公司商業登記資料,集團旗下共有 8 家子公司。報社本身於德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和奧地利設有分社,並於斯洛伐克、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冰島、挪威和比利時等最少 17 國設有聯絡處或辦事處,負責該國的編務工作(見【圖 2】)。此外,歐時集團在北京還有一個代表處,而集團旗下微信公眾號的 IP 屬地,時而在歐洲,時而則標註在中國,意味有部分內容是從中國發布。

【圖 2】《歐洲時報》分布地圖(《如水》製圖)

而若傳播業務之廣,還沒能反映歐時集團的規模,該集團除了辦報,還涉獵旅行社、網購、市場策劃和經理人業務。

該集團的「歐時文旅(又稱:歐洲時報旅行社)」,工作包括代辦簽證、承包各類中資機構的公務考察,以及舉辦語言培訓和夏令營活動等,在第 13 區鬧市設有辦事處。「歐時」集團另一子公司「Ligo Groupe(立購)」則於 ligostore.com 售賣各類國貨,包括華為、小米,以及被揭協助中共監控特定社群的海康威視(Hikvision)的產品,以至貴州茅台和口罩、探熱針。歐時集團的網紅育成分支「華時星盟」,聲稱「專注於孵化跨平台、跨領域、跨國家、跨文化的優質紅人」,而英國分支 China Minutes(chinaminutes.co.uk) 則稱會為企業客戶提供市場方面的「一站式服務」1

順帶一提,早在 1985 年《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之初,《歐洲時報》已經是其歐洲印刷、發行總代理。以上所述就是「歐時集團」全貌。根據 2021 年底公司申報資料,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的總資產值為約 700 萬歐元(約 5,882 萬港元),該年利潤為約 127.6 萬歐元(約 1,072 萬港元)。

自稱獨立傳媒 實中共操控

《歐洲時報》在其文化中心展示各刊物的創刊版(莫莫‭ ‬攝)

《歐洲時報》自稱為獨立傳媒機構。該報早於其‭ ‬1983‭ ‬年的創刊辭中已明言其立場和態度「不偏不倚」。2011‭ ‬年,該報英國版創刊,創刊辭謂「身為『小眾』媒體的我們,堅持秉承獨立、客觀、理性的專業精神,做一個關懷和推進社會和諧進步的負責任的媒體」;2013‭ ‬年,德國版創刊辭:「我們將 ‭. . . ‬對中歐關係的走向做出獨立的思考,採集您所需要的各類新聞,揭示您關注的事實真相‭ . . . ‬」。至於《歐洲時報》前社長楊詠桔,2017‭ ‬年在中國接受傳媒訪問時曾這樣引述華人華僑的話:「《歐洲時報》登的消息我們才相信,別家說的我們不信。」

《歐洲時報》前社長楊詠桔(網上圖片)

結果,恐怕並不令人意外的是,《歐洲時報》不僅與中共關係密切,甚至可以說是由中共直接操控。

首先,其高層人員大多都與中共關係密不可分。現任社長張曉貝之父張香山(1914-2009)生前是中共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中宣部副部長,也曾任人大代表及政協常委。而張曉貝本人於‭ ‬1992‭ ‬年加入《歐洲時報》前,也曾於中宣部旗下官媒《中國日報》英文版工作‭ ‬10‭ ‬年。《歐洲時報》常務副社長鍾誠,則是官媒《中國新聞周刊》的前總編輯及「中新社」巴黎分社社長。就算是中層以至低層員工,根據《如水》調查,亦有不少人士曾於官媒任職或發表文章。

當然,人物背景與中共相關,並不代表集團本身由中共操控,然而《如水》發現,「歐時集團」在架構上亦可見到中共明顯的角色。

已故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 ‬1994‭ ‬年曾到訪歐洲時報文化中心,並留字表揚(黑黑‭ ‬攝)

如果從《歐洲時報》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的註冊主辦單位看,我們會發現它們超過九成是由「北京中新唐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新唐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掌管。只要稍為翻查中國企業登記資訊,即不難發現這兩家公司中,中新唐印是由中新唐風 100% 擁有,至於中新唐風的上級機關則是「中新社」,中國國營通訊社。「中新社」原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僑辦)持有,2018 年,國僑辦被併入中央統戰部,由後者統一管理僑務工作。

《歐洲時報》的微信公眾號主帳號「歐時大參」,其‭ ‬IP‭ ‬屬地今年‭ ‬6‭ ‬月一度從法國轉為中國北京(M.Y‭. ‬攝)

而看集團架構的話,除了能看到中共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另一點關鍵—香港在這個架構的角色。

要說明這個角色,需要從集團的源頭開始講起:1983 年 1 月 1 日,《歐洲時報》創辦。起初這份報紙僅是由一批來自東南亞的華文使用者創辦。可是翌年,由於股東不和,報章於 7 月易手,由「光華報業公司(Guang Hua,下稱『光華』)」承接。便是從這裡開始可以看到中共的影子,因為光華的大股東兼社長楊詠桔,是前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楊永直的女兒,此外,楊永直同時是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即黨媒)《解放日報》的前總編輯。

1992 年,光華股權大幅變動,正是中共操控的最關鍵角色——一家香港註冊、名為「Ya Zhou Wen Hua Enterprises, Limited(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下稱『亞洲文化』)」的公司持有光華 9 成股權。根據香港商業登記資料,「亞洲文化」早在 1980 年已經成立,其最初的三名董事分別為張毓芬、張帆及胡勞江(在後來的公司文件,胡勞江改稱為吳魯江)。調查發現,國僑辦曾有一名幹部亦名為張毓芬,而一名「中新社」前總編輯名為張帆。

《如水》暫未能發現有無中國僑務相關的人員名為胡勞江/吳魯江。不過,從胡在商業登記中申報的地址,亦或可推斷他與中共僑務部的工作有關。資料顯示,其申報地址為 1 Wang Da Ren Lane, Beijing, China。現時北京並沒有一條街道名的英文名稱為 Wang Da Ren Lane,不過根據網上資料,昔日的 Wang Da Ren Lane,中文名為「王大人胡同」,後易名成今日的「北新橋三條」;該處從過去至今都聚集了許多海外歸國華僑,還有一棟「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王大人胡同二號是「中國新聞社」大樓,而一號,則便是中國華僑事務委員會的大院,又稱為「僑委大院」,現同時為「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的北京辦事處。據網上一名自稱曾於王大人胡同居住的華僑指,當時「附近僑務系統機關的職員,每天中午都會到僑委大院的食堂去吃飯」。

除了始創人之外,翻查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自 1980 年代的股東與董事變動,發現許多人物均可能與中共、尤其是僑務工作部門有關。當然,今日亦然。

根據最新的商業登記資料,現時亞洲文化的最大股東為邱建新及王苗,秘書為許曉麗,其他股東包括郭錦玲、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及南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皆由國僑辦持有)。現任董事則有張曉貝、郭錦玲、邱建新、王佳斌、王夢黎、殷路長和謝添。上述名字,幾乎每一個都可以在中國僑務工作相關機構和部門找到。

邱建新在香港的親中派算是名人。他是香港選舉委員會成員(自動當選)。他不單是中國「華僑大學」—中共統戰部直屬事業單位的校董;也是香港中華總商會常務會董、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董事,同時是在香港的華豐國貨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華豐國貨,根據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993 年出版的《中國大陸研究》,是中共在香港的貿易戰線「主要機構」之一。

王苗是中共黨員,1986 年來港於「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旗下雜誌《中國旅遊》工作,現為該出版社總編輯及副社長。郭錦玲曾任中國國僑辦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等職。王佳斌是「中新社」香港分社社長兼另一在港官媒「香港中國通訊社(中通社)」社長。至於王夢黎,除了是華豐國貨的總經理外,也曾於國僑辦工作,任華文教育處副處長、文化司副司長等職。殷路長任職中央統戰部辦公廳。謝添則是南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高層,亦曾為國僑辦宣傳司宣傳處處長(《如水》整理人物及關係,詳見【圖 3】)。

【圖 3】《歐洲時報》相關機構及人物關係圖(《如水》製圖)

上述是否意味中共早於 1980 年已經派僑務工作人員來港,以其個人名義開公司,為輾轉持有《歐洲時報》一類海外傳媒機構鋪路?我們無法證實。不過,中國問題學者葉飛立(Filip Jirouš)接受《如水》訪問時,就明言對亞洲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80 年感到毫不意外。

中國問題學者葉飛立(受訪者提供)

「中華民國建國時,曾獲美加等地中國流散社群的大力支持。因此,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49 年成立後,它就發現自己處於外交孤立狀態。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取得海外資訊,就得主要依靠『僑報』。當然,我不是說每個海外華人都是間諜,但黨國機構(party-state)確實依賴僑報去取得資訊。」

除了透過海外華文媒體取得國外資訊,葉飛立指出,中共染指海外華文傳媒機構的另一目的,就是監控華人華僑:「因為當時有許多(中國)人移民歐洲,黨國機構對這些人接觸自由民主感到不安,擔心這些(歐洲)國家可能會向他們灌輸一些思想,令他們對黨不忠誠。而這對於中共來說,當然是不可接受。」

葉飛立又指,由於上述做法涉及政治目的及情報工作,牽涉的機構須避免與中共有直接關係。「如果這海外傳媒網絡是由一家北京公司持有,這就會引起許多關注。」或許正因如此,早在 43 年前,中共選擇以香港作為操控海外傳媒機構的基地。即使時至今日,亞洲文化的大多股東與董事,包括郭錦玲、王夢黎、王佳斌、邱建新、殷路長、王苗、謝添,均持有香港身分證。

葉飛立說:「香港這麼多年來,尤其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之後,都一直被國家企業和機構用作進軍海外的渠道。基本上,透過香港公司控制海外資產和人員,是令這些公司看起來更合理,且是民營、非牽涉到國家的手段。」

「這種做法令到西方政府更難看清這些公司的真面目,因為香港在商業與投資領域,一直被視為合法而且管治優良的地方 . . . 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企業和人員的背景上,則較容易引起更多關注。」

葉飛立表明,中共這種幕後操控媒體的手法令人擔憂。其一原因,雖然歐洲諸國政府有審查機制,確認在本國運作的企業是否與外國政府相關,但這些機制通常只調查直接持有人,而「它們(中共)創造了一個複雜的網絡,令歐洲政府難以發現這些媒體其實是來自黨國機構,而不只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流散媒體,也不是為流散社群有機地服務。」

多管道推大外宣

如果不是為流散社群服務,那麼《歐洲時報》到底是為誰服務?其實答案顯而易見。

從上述架構關係,不難看出具體掌管《歐洲時報》業務的中共機構是國僑辦。國僑辦過去多年一直是國務院的機構,但在‭ ‬2018‭ ‬年,它被併入統戰部,而統戰部的僑務工作主要職責包括「統一領導海外統戰工作」和「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涉僑工作」等。中國問題專家周安瀾(Alex Joske)分析,這種體制上的變化,反映中共加大力度直接控制海外華人。正如習近平‭ ‬2015‭ ‬年曾在一個統戰部工作會議上說:「留學人員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 . . . ‬要加強和改善對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經常性聯系渠道,加強線上互動、線下溝通,讓他們在淨化網絡空間、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展現正能量。」

這些任務,自然落在聲稱「獨立」的《歐洲時報》身上。

《歐洲時報》在不論華文及外語的內容上,都不遺餘力宣揚中國政治觀點,其中在中文版面,它們為人大會議開專版是例牌菜,訪問洋人說好他們的中國故事也是家常便飯;在遇上政治敏感議題,《歐洲時報》也積極發聲。比如在‭ ‬2021‭ ‬年,該報就刊登了題為《法国政治学者: 「香港回归现实」》的文章。該文章由法國學者 Bruno Guigue 撰寫,劈頭第一句便是「以『西方民主』为幌子的分裂主义倾向不是香港的未来」。

原文首段如下:

以“西方民主”为幌子的分裂主义倾向不是香港的未来。这种分裂倾向将被消灭、根除,因为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这种情况是不可逆转的。为什么中国人自己的制度运作良好时,还非得去采用外国的政治制度?西方各国凭什么要求中国遵守它们的命令?为期 100 年的外国殖民统治都未能将这个几千年来都属于中国、完全由中国管辖的领土从其祖国剥离,因此,来自美国国会的一纸文件(依据国际法,这属于非法文件)就更达不到这个目的了。

關注香港議題外,《歐洲時報》當然也關心臺海問題,例如歐洲時報德國版微信公眾號《道德經》,就在‭ ‬2023‭ ‬年‭ ‬3‭ ‬月發布《26 年来首次有德国部长窜访台湾,竟被自家外交部打脸?》;又不忘向歐洲諸國社群宣揚美國是多麼「惡毒無恥」,例如《德国新闻|美国评价德国政策:丢脸,白痴,懦弱,别想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德国,其实是美国的第 51 个州???》、《美国人有多不厚道,德国总算“开始懂了”!》。

(微信公眾號截圖)

這些偽裝獨立的中文報道,有時又會被其他官媒「引用」作境內宣傳。例如「中新社」就曾在‭ ‬Facebook‭ ‬發文指,「法國《歐洲時報》近日表示,中美貿易問題複雜且影響廣泛,處理不好將會導致『雙輸』,甚至拖累世界經濟。合作是兩國最好的選擇,磋商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歐洲時報》的中文文章大概甚少有機會接觸到香港讀者,因此對香港讀者而言可能無足輕重,然而葉飛立指,對某些國家的華僑社群來說,中文仍是他們接觸資訊的唯一途徑。他們可能只是生意人,本來無意閱讀政治訊息,但當《歐洲時報》這種媒體將政治觀點與評論摻雜到商業資訊裡面,這些資訊或會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歐洲時報》法語月刊‭ ‬Le9‭ ‬今年‭ ‬4‭ ‬月出版的刊物(黑黑‭ ‬攝)

再者,《歐洲時報》的內容並不全然是中文。該集團亦有多個使用英、法和德語的多個媒介,包括法語月刊‭ ‬Le9、法語網站‭ ‬chine-info.com、英語網站‭ ‬China Minutes、德語月刊‭ ‬China Rundschau‭ ‬和德語網站‭ ‬de.china-info24‭.‬com。這些媒介會聘請外國人負責編務工作,發布的內容並非將華文報道直接翻譯,而是為外語讀者度身訂造。而結果,這些內容亦在社交媒體上獲外語社群討論、轉載。比如今年‭ ‬5‭ ‬月初,就有一篇題為‭ ‬Les Chinois‭, ‬les plus heureux du monde d’après un sondage Ipsos(根據‭ ‬Ipsos‭ ‬調查,中國人在全球最快樂)的文章發布於‭ ‬chine-info.com,得到法語網民的關注。

這些外語媒體的影響力有多大,難以定論。就算看數字,也未必能夠反映現實(China Minutes‭ ‬的‭ ‬Facebook‭ ‬專頁多達‭ ‬98‭ ‬萬人讚好,但許多帖文只有數個讚好,甚至只得‭ ‬0‭ ‬個。《如水》曾去信《歐洲時報》查詢專頁是否有「買‭ ‬like」,惟未獲回覆。)。然而,透過偽裝成獨立機構,《歐洲時報》也可以與外國知名大型媒體合作,以提高其影響力。

這裡說的「大媒」,是真正地位舉足輕重的「大媒」。例如法國的《巴黎競賽周刊(Paris Match)》。這本文化時政雜誌在法國全國的報攤和書店都買得到,是法國流通量最高的雜誌之一,2020‭ ‬年數字接近‭ ‬57‭ ‬萬。而在‭ ‬2000‭ ‬年,《巴黎競賽周刊》與《歐洲時報》合作,出版介紹中國的法語刊物《中國專刊》。有報道指,當時合作是為了「讓法國讀者欣然接受的中國走進了主流社會讀者的視野」,合作方式是「由中方負責一些選題的策劃和採訪聯絡,法方負責出版發行」,《歐洲時報》並曾安排法國記者前往中國雲南等地採訪。既然《歐洲時報》實際上是由中共操控,這種合作方式自然讓人憂慮會否影響《巴黎競賽周刊》的編採自主。確實,《歐洲時報》前社長楊詠桔曾在一個訪問中坦言,雙方確實曾因編採角度有過爭議:

楊詠桔:那幾年,我們和《巴黎競賽周刊》合作時,幾乎每一期都會講一點關於毛澤東主席的小故事。但是每次法國記者都會撒點「胡椒面」2進去,為了這些東西我和法方「鬥爭」了很久。

有一次我真火了,我說你要是真想研究毛澤東,你完全可以進行學術討論,但你在每篇文章裡都灑「胡椒面」,你明顯對他有成見。那個法國編輯也生氣了。他說,你是甚麼人?你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法國人?你們家在“文革”受了那麼大的摧殘,你為甚麼還要替毛澤東講話?

我立刻回他,你想知道我為甚麼替毛澤東講話?因為是毛澤東讓我站起來跟你講話。他一下子就懵在那個地方了。第二天,他給我寫了封信,說「尊敬的夫人,請你原諒我昨天的失禮。」

——《专访解放日报前总编辑杨永直之女:站在东西方之间,我如何在巴黎办好《欧洲时报》?

曾與《歐洲時報》合作的《巴黎競賽周刊》雜誌(黑黑‭ ‬攝)

我們無法證實《巴黎競賽周刊》的人員是否確實曾向楊詠桔道歉(《如水》曾就此向《巴黎競賽周刊》查詢,未獲回覆),惟無論有無都好,也可以肯定《歐洲時報》曾對《巴黎競賽周刊》的編採方針有一定影響。

而在英國,《歐洲時報》的合作夥伴名單就更加出名。比如說,訂戶數字高達七十多萬的(2022‭ ‬年數字)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該報從‭ ‬2014‭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曾在《歐洲時報》英國版每周推出‭ ‬2‭ ‬頁中文版。又例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他們曾與《歐洲時報》合作,於旗下的生活雜誌《1843》,每月選出原稿翻譯中文,並在《歐洲時報》英國版介紹予中文讀者。此外還有《泰晤士報(The Times)》,他們曾於‭ ‬2013‭ ‬年與《歐洲時報》合作,讓《歐洲時報》英國版推出四個整版的《泰晤士報》中文版,是該報「首次和華文媒體合作推出中文版內容」。當時《泰晤士報》總編輯‭ ‬John Witherow‭ ‬曾在中文版創刊致讀者信中說:「《泰晤士報》非常興奮可以與全球人口最多的民族分享我們的文章,有機會向中國——一個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政治強國展示我們的一流內容。」對於上述合作,《如水》均有向相關傳媒機構查詢,並獲現時已成為《泰晤士報》主席的‭ ‬John Witherow‭ ‬透過助理回覆:「在‭ ‬Witherow‭ ‬先生於‭ ‬2013‭ ‬年成為《泰晤士報》編輯的時候,本報已經與《歐洲時報》有合作,容許他們出版部分《泰晤士報》內容。然而,他並不認為這安排對《泰晤士報》有利,故在接手後不久取消合作關係。」

《歐洲時報》英國版曾獲《經濟學人》旗下生活雜誌《1843》授權,將原稿翻譯成中文刊登
(翻攝自《歐洲時報》電子報)

除文字以外,電影與電視製作也是《歐洲時報》宣揚中共意識型態的重要手段。在德國,歐時集團就曾發行多部電影,包括吳京的《戰狼‭ ‬2》(2017)、較為港人熟悉的徐克作品《狄仁傑之四大天王》(2018);該集團又在歐洲十多國獨家發行中國‭ ‬70‭ ‬週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更稱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實現在全歐範圍內同步發行」。

同樣以「歌頌祖國」為主要任務的作品,還有《築夢——獻給中德建交‭ ‬50‭ ‬年(​​Leben Jenseits Der Heimat‭: ‬Deutsche und Chinesen erzählen)》紀錄片。此片是由央視(CCTV)總台、德國製作公司‭ ‬spindoco‭ ‬和《歐洲時報》德國分社聯手製作,於去年(2022‭ ‬年)德國總理朔爾茨首次訪華時,於「漢堡‭ ‬1(Hamburg1)」、「首都電視台(Hauptstadt‭. ‬TV)」、「地區電視台(Regio TV)」和「薩克森電視台(Sachsen Fernsehen)」播出,內容講述‭ ‬4‭ ‬名在中國的德國人,和‭ ‬4‭ ‬名在德國的中國人,如何「克服己難,將激情傾注於自己的夢想上,用不同的方式築固中德交流的橋樑」(《歐時》語)。

類似的合作關係,有時也會引起當地輿論關注。據《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 ‬4‭ ‬月底報道,柏林、漢堡等多間地方私營電視台每天傍晚都播放一集時長‭ ‬15‭ ‬分鐘的《中國信息(China Info)》「廣告」影片,主要宣揚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經濟科技,「說好中國故事」。而據《南德意志報》指,《中國信息》是「德國地區電視(Deutsches‭ ‬Regionalfernsehen‭, ‬DRF1)」與歐時集團旗下媒體‭ ‬Guang Hua Media‭ ‬聯合出品。DRF1‭ ‬在《南德意志報》的報道中聲稱,對歐時集團與政權關係密切「一無所知」,還指「歐時」保證,其總部及所有分支機構都是由私營部門組織和資助。

除了利用傳播業務介入西方輿論,《歐洲時報》另一種手段——教中文。1992‭ ‬年,該集團於巴黎成立非牟利機構「歐洲時報文化中心(ASSOCIATION DES AMIS DE NOUVELLES D’EUROPE,又稱為『歐洲時報之友協會』)」,並於往後十年內於維也納、倫敦、法蘭克福、羅馬和馬德里增設文化中心的分支。根據文件顯示,歐時文化中心至少在‭ ‬2014‭ ‬至‭ ‬2020‭ ‬年,每年獲得孔子學院(Institut Confucius)撥款一至兩萬歐元資助營運。歐時文化中心的主要業務之一便是教中文。2008‭ ‬年,該中心的「歐洲時報中文學校」與中國「國家漢辦」3簽署協議,於翌年成立法國第一家「孔子課堂」。孔子課堂有別於坊間較為熟悉的孔子學院,後者以大學與社會人士為教授對象,而前者則針對中小學生,某程度上影響可謂更加深遠。

除教中文外,「歐時文化中心」也開辦其他課程,比如廣場舞、木蘭拳、書法、氣功、太極和功夫等。此外,該中心也辦展覽、講座和論壇等活動,比如‭ ‬2014‭ ‬年的「文化中國・名家論壇」。《歐洲時報》亦不時會以自己的名義,與海外華人或當地人、以至當地政府合辦文化節類型的活動,例如每年在德國和意大利舉辦中國電影節。以‭ ‬2022‭ ‬年在意大利的電影節為例,該活動由《歐洲時報》社長張曉貝任「電影節主席」,閉幕時還邀得舉辦活動的意大利拉科阿梅諾市(Lacco Ameno)市長‭ ‬Giacomo Pascale‭ ‬致辭。據《歐洲時報》報道,Pascale‭ ‬稱電影節「對當地是一個重要機遇,也是極富意義的文化交流活動。他期待未來能與意大利中國電影節繼續展開合作,也藉由電影節讓中國進一步了解美麗的伊斯基亞島」。

這類型的活動,對外國社會影響可以有多大?居法港人組織「居法港人撐香港‭ ‬Le Comité pour la Liberté à Hong-Kong(​​CLAHK)」‭ ‬發言人‭ ‬Ken‭ ‬及成員‭ ‬John‭ ‬就如是說:

「這些(中文和興趣)班可以吸引多些鬼佬,又可以吸引這裡‭ ‬60‭ ‬萬的中國籍移民‭ . . . ‬他們的小孩,在這裡的學校被排斥或被嘲笑的時候,很容易會接受『感召』,學習甚麼中國文化‭ . . . ‬就在這些時候,他們開始被灌輸中國思想。可能他們最後都不是很會說中文,但終有一天他們會去中國『尋根』。而中國見到你有點錢,就會給你貴賓式享受,然後你就會上當⋯⋯我想,這並不只是針對法國(華人)的手法,對全球其他國家比如加拿大也是這樣。」

「如果是純粹《歐洲時報》(報紙)或者其他出版物,那是浪費金錢。唯獨是這些文化活動,才可以看出影響力所在。」

《歐洲時報》報紙(黑黑 攝)

葉飛立亦指,中共利用海外「獨立」媒體進行大外宣,對歐洲社會甚至各國政治,有一定影響力。他認為,中共的做法反映一套政治概念,即「任何血脈裡含有中國成分的人,包括已經移民到美國(或其他國家)、甚至從來沒有踏足東亞、不講普通話和廣東話的人,都是中國流散社群的一分子,並應該對中國大陸效忠」。葉飛立提到,當一個已經入籍外國的華人仍被中國視為一分子,甚至利用一些手段(例如透過脅逼他們在大陸的家人),要求他們效忠中共,便會產生許多複雜的社會與政治問題。

他說,輕則是居於海外的華人為中國政府進行情報工作。從外國政府的立場看,他們無法分辨本國華人中,哪些人有與中共緊密聯繫,哪些人沒有,卻又不可以對所有華人採取提防措施,否則會造成種族歧視。葉飛立說,現時為止各國還未能找到應對方法。

而更嚴重的,則是這些受中共操控的外國籍人士,直接參與外國政治活動,甚至成為議員或政府官員。葉飛立說:「他們當中一些人是受到中共黨國機構的支持,與中共在意識型態上一致。因此,在一些關鍵的議題上,他們可能會為中共黨國機構著想,而非考慮他們本身代表的社群的利益。」

位於巴黎第 13 區的歐洲時報旅行社(黑黑 攝)

對此,葉飛立提出一個具體事例:陳文雄(Buon Tan)。1967‭ ‬年生於柬埔寨華人社區的他,在‭ ‬1975‭ ‬年隨父親陳順源(生前曾為《歐洲時報》顧問)來到法國。2008‭ ‬年當選巴黎第‭ ‬13‭ ‬區區議會議員兼副區長(第‭ ‬13‭ ‬區是《歐洲時報》其中一個辦公室所在地),進而分別在‭ ‬2014‭ ‬年及‭ ‬2017‭ ‬年,分別獲選為巴黎市議會首位華裔議員及法國本土華裔國民議會議員。陳文雄亦因此在‭ ‬2016‭ ‬年獲中國國務院等政府部門評選為「中華之光」年度人物,被形容為「讓中西文化和諧共生的巴黎首位華人議員」。

在當選國民議會議員後,陳文雄及後再當選國民議會中法友好小組主席。此後,他與中共的微妙關係漸漸受到外界關注,包括被指是多個中共相關組織成員、多次邀請中國官員於國民議會演說,及多次陪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他甚至曾與習近平握手,那是‭ ‬2019‭ ‬年的事。2022‭ ‬年‭ ‬1‭ ‬月‭ ‬20‭ ‬日,法國國會就是否譴責中國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進行表決,陳文雄是唯一投反對票的議員4

葉飛立說:「有一份報告5就談到,有些人可能成為中國文宣機器的目標‭ . . . ‬因此有時候,他們會為中國共產黨的利益服務。」


在香港,大概沒有人會反對《蘋果日報》對於香港民主意識型態發展具重大影響。然而若要你說具體而言到底怎樣影響?這卻又相當困難。畢竟你很難找到有哪位民主派人物會說「我因為讀了《蘋果日報》所以從政」。所有媒體對社會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歐洲時報》也一樣。沒有人能說清它動搖了多少歐洲本土社群和華人社群的思維,又在各大小選舉中為親共政客贏得多少選票,但它確實影響著歐洲社會,以至政局。

葉飛立說:「我會說中國文宣在『直接影響』外國人方面,並不是十分有效。更多情況是,它們試圖利用親共或中立的言論淹沒資訊空間。於是,就算你(異見者)在這個空間發出批判的聲音,這些聲音也只會成為眾多聲音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 . . ‬僅僅是因為這些正面或偏頗的資訊流通,已經可以改變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他們(民眾)會對批判的聲音抱有更多懷疑。」

尤其是,當這些「正面或偏頗的資訊」是來自看似獨立的媒體,公眾就更加容易受到影響。

西方國家對《歐洲時報》的底細到底有多少掌握?《如水》曾就此議題向部分‭ ‬IPAC(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員,以及英國、法國等國家政府查詢,惟均未獲回覆。不過從英國政府多次於《歐洲時報》購買全版廣告、倫敦市長‭ ‬Sadiq Khan‭ ‬曾手執歐洲時報英文版特刊「推銷式」拍照、前法國總理尚-比耶・拉法蘭(Jean-Pirre Raffarin)‭ ‬曾頒發獎章予《歐洲時報》總編輯及副總編輯等高層表揚他們對「法中友誼的貢獻」、前社長楊詠桔更曾獲法國政府授予「法蘭西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來看,他們不是刻意為中共黨報背書,就是對《歐洲時報》的真身不知情。

《歐洲時報》高層獲前法國總理 Jean-Pirre Raffarin(右三)頒發「法中友誼貢獻紀念獎章」
(擷取自《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比較有可能的,大概是後者。

葉飛立說:「我不認為歐盟國家對(《歐洲時報》由中共操控)這件事有足夠關注‭ . . . ‬或許不應用『關注』一詞,而是歐盟國家的利益和優次考慮問題。他們傾向關心戰略性的領域,例如科技與關鍵基建。」

然而,如果一家背後受中共操控的傳媒集團,可以影響社會輿論、其他外國大型媒體的編採,甚至有機會將親中華裔政客送入議會⋯⋯傳媒的影響力,又怎會無法與科技與基建相比呢?

就算是從歐盟的角度而言,中共操控海外傳媒影響歐洲輿論的手法,也是「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的一環。葉飛立和另一名學者‭ ‬Petra‭ ‬Ševčíková,2021‭ ‬年於捷克有關中國研究項目‭ ‬SINOPSIS‭ ‬發表的報告指出,在歐盟外交部及軍事統籌機構歐洲對外事務部(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的定義,「混合戰爭」包括「戰鬥人員及非戰鬥人員或明或暗採取的行動」,而「混合戰爭」當中的其中一種,是「資訊戰爭(information warfare)」,包括可操控政治家與社會的「否定或扭曲事實」行為。兩名學者認為中共文宣符合這一定義,因為其工作「鎮壓異見,以捏造及扭曲的正面內容淹沒傳媒空間」。

葉飛立與‭ ‬Petra‭ ‬Ševčíková‭ ‬的報告主要探討「中新社」如何影響海外傳媒生態,然而,兩人對歐盟國家政府提出的一些建議,亦同樣可以套用在《歐洲時報》身上,當中包括鼓勵歐洲公私營媒體停止與「中新社」及其網絡合作、歐盟各國政府應尋求方法支持真正獨立的華文流散媒體,以及要求受外國政治影響的機構進行登記,以加強透明度,監察這些機構會否影響民主制度運作。

葉飛立說:「既然歐盟已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競爭對手,而且中國試圖干預環球民主國家政治的意圖愈趨明顯,我認為合理的做法是審查相關機構,特別是接受外國資助的一群。」

「其實就算非牟利機構接受西方國家的資助,也應該要申報。這並不是針對華人社群或中國資金的倡議,而是當我們有合理理由相信,許多來自某個黨國機構的資金,是具有影響國內政治的意圖,我們就應該要求他們申報與資金來源國的關係。」

美國早在‭ ‬1938‭ ‬年已經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要求以「政治或准政治身分」代表外國利益的代理人,公布他們與外國政府的關係。澳洲、印度等國亦有類似法例。本月(2023‭ ‬年‭ ‬5‭ ‬月)初,傳媒亦報道指加拿大將於今年內提交審議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類似的法案亦曾在英國和歐盟有過討論,然而要走到立法一步,仍有不少政治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說,怎樣才算是「外國代理人」?如果所有收取外國資金運作的機構都要登記,會否亦會影響到一些因避免政治風險而希望匿名運作的人物和機構?又會否影響到人民結社的自由?

但無論如何,怎樣防範中共以幕後操控媒體的手段影響輿論,恐怕終將會是各國須共同面對的問題。事實上,《歐洲時報》並不是孤例。

《歐洲時報》總部(黑黑 攝)

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2020‭ ‬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澳洲同樣有一家「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名為‭ ‬Ya Zhou Wen Hua Enterprises‭ (‬Australia‭) ‬Pty Ltd,並由香港的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持有‭ ‬9‭ ‬成股權。與《歐洲時報》同樣,澳洲版的「亞洲文化」操控著當地一些華文媒體。

另外,在相距香港不遠的臺灣,亦有一個名為「旅讀」的媒體(orchina.net),出版人為王苗,自稱是「全臺唯一專注兩岸四地生活文化報道的月刊」。根據《如水》調查,「旅讀」由「英屬維京群島商澤宇文化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經營,而該公司是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中國旅遊》月刊的臺灣發行代理。無獨有偶,香港亦有一家澤宇(香港)有限公司,其商業運作名稱之一是「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其大股東,卻又是香港「亞洲文化企業有限公司」⋯⋯

在這龐大而複雜的網絡背後,世界各地還有多少家華文媒體的真身未有現形?


編按﹕本文內容經過修訂。原文指陳文雄為法國首名華裔國民議會議員並不正確,經讀者指正後現版本已修改。感謝讀者賜教。

註腳

1 編註:歐時集團持有兩個「China Minutes」的網站,其一為上述者,另一個是以英語發布中國新聞的《歐洲時報》英語網站(www.chinaminutes.com)。

2 「撒胡椒面」為北方方言,比喻主力過於分散,做事沒重點而導致問題無法解決。

3 根據中國政府、百度網站資料,「國家漢辦」為孔子學院總部,是中國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於‭ ‬1987‭ ‬年成立。

4 同年‭ ‬6‭ ‬月,陳競選連任失敗,此後似乎在政界絕跡,社交媒體再無任何更新。

5 René Bigey & Alex Joske (2023). The tea leaf prince –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etworks in French politics. Sinopsis. https://sinopsis.cz/wp-content/uploads/2022/03/buontan0.pdf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