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港走到泰晤士河畔

一張選票 再思流散社群

(英國杜倫大學學生,Vote for Hong Kong 2024 籌委)

「家鄉」裡的異邦人

本文刊登之際,筆者經已移居英國三個寒暑。由原先只打算負笈英國修讀政治,到現在回港之日遙遙無期,只能慨歎計畫永遠追不上時局。猶記得年前筆者受訪,談到自己作為僑民(expat),在英旅居、進修、工作,強調自己只是在他鄉的異邦人。無奈我城經歷丕變,惟有打消回港念頭。儘管筆者依然相信終有一天可以回港,也不得不承認情隨事遷。

與上一輩不同,我輩生於主權移交後的香港,未曾經歷英殖時期,無從懷念之餘,對英國也難言有歸屬感。英女王駕崩,筆者不會特別觸動,更遑論自身身分認同包括「英國人」。然而,既然要長居英國,就理應嘗試融入當地。筆者近來也對居住地漸生歸屬,開始關心地區事務,並嚮往歐洲生活。筆者居英僅三載,尚且有如此轉變,不禁猜想來英就讀七年中學的香港學子,以至早年移居海外的港人和其後裔,又是懷揣著甚麼心境和情緒看待香港。若然關心的話,原因為何?

光復香港為甚麼?

海外港人離港多年,少不了面臨在被同化和保存自我身分間,兩者割裂的張力。但他們對香港的想像和憧憬,以至社群間的凝聚力,仍然推動他們繼續關注那片記憶漸趨模糊的土地。筆者早前有幸到美國參與由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主辦的香港峰會(Hong Kong Summit),其中某環節,主持先邀請與會者思考各自的身分認同。當時,有為數不少人以「香港/港裔美國人」為自我介紹,他們大多移居海外多年,又或是流散二代。筆者不禁好奇,他們既然自視為美國人,也沒有打算回流香港,為何如此心掛香港民主進程?海外朋友答曰,因為香港理應屬於香港人,光復香港關乎道德對錯問題。「為何光復香港」對當下的筆者來說,反而來得簡單直接,就是冀盼回家啊。筆者以前不太理解海外港人,始終生活經驗迥異,但今次峰會一大得著,倒是增進互相的理解,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即使我們身分認同不同,即使我們動機各異(除了 noble causes,筆者就想回家而已),但我們殊途同歸——因光復香港而團結在一起。

讓政治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

因此,筆者與友人有一大膽構想,我們何不鼓勵港人社群,透過政治參與,反思我們的身分認同?

英國預計 2024 年舉行國會換屆選舉,剛剛移英的 18 萬香港人既有投票權,不少又居於搖擺選區(marginal seat),足以左右大局。因此筆者聯同數個在英港人組織,發起 Vote for Hong Kong 2024(V4HK 2024)。政治參與從不只參選一途,很多時候則始於自身和鄰里,此計畫旨在動員有投票資格的在英港人,積極關心來屆大選。筆者由衷希望在英港人可以透過本次計畫,加強社群行動力,凝聚在英港人公民社會,再次將香港議題帶進西敏寺。

V4HK 2024 主要分為三部分:
1)英國政治制度簡介;
2)與在英港人共議政策訴求;
3)邀請候選人承諾支持在英港人最大共識訴求,並在關鍵選區舉辦選舉論壇。

我們會與地區港人組織合作,舉辦活動簡介英國政治制度,務求讓在英港人儘早適應新的政治格局。此外,我們會透過問卷調查,瞭解港人社群優先關注的議題,並向各英國政黨的代表傳達這些聲音,以期各黨能回應港人訴求。我們亦會在較多香港人聚居的地區,舉辦與候選人交流的活動,提供平台讓港人瞭解和質詢他們,更容易參與英國大選。

大多移英港人於過去數年忙於安頓,也不多涉足政治,但參與公共事務其實是融入社區的重要一步。我們期望透過此計畫,向在英港人介紹英國選舉和政黨制度,並為港人社群充權,讓港人也積極參與本地政治,促使英國政界繼續關注和重視香港議題。

以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為例,她於 1987 年當選眾議員,其時華裔選民普遍反共,而其所屬選區三藩市華人比例較高,她亦成為美國政界少數自九十年代便積極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政治家。佩洛西當選兩年後,北京便發生天安門屠殺,西方與中國關係緊張,多國實施經濟制裁以至武器禁運。為反映選民的憂慮,佩洛西在各國政府恢復與中國的接觸時,依舊繼續抨擊中國人權狀況差劣。即使天安門屠殺於九十年代後期已不再是西方國家的重要議題,佩洛西至今依然年復年發聲明記念六四,亦經常批評中共打壓異見。雖則香港人在英國的影響力未必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但只要我們在港人聚居的關鍵選區努力不懈,相信假以時日,也會催生格外關心香港的國會議員。

我們的下一代

移英港人後代既不曾經歷香港的跌宕起伏,更談不上對香港有何牽掛和責任。他們未必再自視為香港人,甚至不會回港,親睹我們記憶中絢麗的維港兩岸。相較我們對香港的情感,下一代對她的想像必更朦朧。上一輩曾念茲在茲的議題以及政治紛擾,於他們而言,可能只是虛無飄渺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或許更似外人看待別國他鄉的心態。但正如二戰後移民南來香港避禍,從過客到落地生根,他們逐漸建立對定居地的歸屬感,香港的上一代也從「廣義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裡蛻變出「香港人」的概念,我們的下一代或許也會以「港裔英國人」自居,以另一個身分角度繼續關心香港。

若我們期許港人後裔延續關注香港,建立他們對香港文化的認同可謂是重中之重。筆者希望香港後裔的身分認同,並不單單建基於生活文化,亦銘記上一代移民為自由民主等價值遠渡重洋,而這才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只有正視並心懷這些政治上的追求,二代港人才真正得以產生對自己族群的認同。

筆者衷心盼望,本次計畫得以團結兩代港人之餘,也推動政治成為後代港人身分認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堅信,香港族群的文化和底藴不止於生活上的習慣和對上班的熱愛,而我們的下一代,也將為我們所珍視的自由和民主,繼續關心千里之外的香港。


Vote for Hong Kong 2024

Vote for Hong Kong 2024 由眾多在英港人組織共同發起,包括 Democracy for Hong Kong(D4HK)、重光團隊 Stand With Hong Kong(SWHK)、英國港僑協會(Hongkongers in Britain)、Sutton 香港人 Group。

Website : vote4hk.uk
Instagram : @v4hk.uk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