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graphic 《如水》民意調查﹕香港人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由張崑陽、黃台仰、鄺頌晴、江旻諺等流散港人創辦的《如水》雜誌,今期想調查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故邀請各位網友,花三分鐘時間做一個簡單調查表達想法,結果將於《如水》第十一期以資訊圖表方式呈現。感謝你的幫忙!編輯部22/08/2023
專訪, 今期文章, 報道 【專訪】國安法後 港媒噤聲 流散媒體資源弱 RFA 能做甚麼? 今期《如水》訪問到 RFA 粵語部副主任胡力漢,以在香港設有辦公室的外國媒體角度,談談對香港流散媒體,以及對目前香港傳媒環境的看法。胡認為,現時的香港本地傳媒難免退後,而新開的流散媒體也不敢去得太盡。那麼,RFA 比起香港本地與海外媒體,能多做些甚麼?編輯部25/07/2023
今期文章, 報道 【意國直擊】佩魯賈國際新聞節 流亡媒體網絡 NEMO 正式成立 2023 年 4 月,意大利佩魯賈(Perugia)的大街小巷人頭湧湧——來訪的不僅是普通遊客,還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學生和研究人員。他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參加第十八屆國際新聞節(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Festival)。編輯部25/07/2023
Infographic 本土和海外香港人如何看未來經濟? 面對疫情、中國房地產泡沫爆破、中美貿易糾紛、俄烏戰爭、全球經濟放緩等眾多不利因素,本土和海外香港人又如何看香港、中國以至全球未來的經濟環境?《如水》早前在社交媒體發帖,請網民分享對香港、中國及全球未來 10 年、20 年、30 年經濟狀況的觀感。編輯部24/04/2023
專訪 中國國力觸頂?經濟學家俞偉雄:中國或步日本「失去的十年」後塵 臺海局勢持續升溫下,愈來愈多聲音甚至指出中美大戰已經不是會否出現的問題,而只是時間問題。 《如水》訪問到長期研究和預測中美經貿關係未來走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預測中心的經濟學家俞偉雄(William Yu),他的觀點與《危險地帶》一致嗎?編輯部24/04/2023
報道 6 號:時代好壞,距離遠近,我哋繼續寫歌 RubberBand 最近舉辦 Ciao 音樂會 World Tour,於英國、荷蘭及德國進行演出,而第一站在 3 月 24 日於倫敦 OVO Arena Wembley 舉行。編輯部26/03/2023
報道 IPAC 辦圓桌會議 美官員列關注中國五焦點 包括全球範圍打壓香港 由多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倫敦西敏宮舉行圓桌會議,討論美國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編輯部16/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