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第十一期編委答


(編按﹕《如水》每期均會邀請讀者向編委直接發問各種問題。收集問題後,編輯部將加以整理,並轉交編委回應。任何人士均可發問,有意者可按此。)
讀者:我知可能有啲政治潔癖,但有時我會好抗拒做任何同香港相關的事嘅時候獲得實際利益,尤其係個利益係來自香港內部社群。我覺得咁樣好似變咗靠售賣政治理念搵食咁。我認為香港人應該賺商業社會嘅錢(最好係大陸錢),來養香港政治議題。所謂「食窮民建聯,票投⋯⋯」。你哋覺得我咁諗有無錯?
鄺頌晴:作為依家全職收錢返工嘅香港倡議統籌,我唔覺得你有錯。從事社運嘅頭 8、9 年,我都係冇收錢的,一來仲係學生可以投放的時間多,另一方面係當時冇資源出糧畀任何人。去到大個啲有返過公民組織的兼職,當時開始有因為「做香港議題」得到的實際利益,然後輾轉搵到依家份全職。
我對願意無償做嘢嘅人非常敬佩同感激。因為佢哋真係燃燒生命去做香港嘅嘢。要放工仲有心力、時間做香港嘢係好難的。
有啲好奇你指嘅實際利益係指金錢定係其他嘢。因為做社運,會帶來的「附加利益」都可以好多——名氣、社會資本,或者例如因為你有啲名氣,會有人晌茶餐廳幫你埋單,又可能因為你有人識,所以有人租屋畀你平咗幾千蚊,呢啲又係唔係實際利益呢?
至於應唔應該,我覺得好睇你本身點睇你從事嘅係乜嘢。依家返工,係用我嘅時間、專業同經驗,換取金錢嘅回報去交租同買罐罐。我有冇賣政治理念搵食呢?有,如果唔係過去 10 年我晌香港社運嘅經驗,同讀緊個 PhD,我唔會搵到份工,就冇可能幫公司嘅各位議員做香港 campaign。但我冇覺得自己唔道德或者有做錯,而且全職令我更加專心做好相關嘅嘢,唔使擔心其他。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唔係指君子唔使食飯,而係指做人應該思考個「道(呢個討論下為『光復香港』)」 ,唔係純粹想賺錢。如果用社運搵食,消費議題,食「人血饅頭」,咁當然唔可取。但如果係當成一份工,認真做去達到光復香港嘅目標,我覺得可以。但條線係好難拿捏的,好睇個人修為同把唔把持得住。
社運唔係一個 business model,佢本質上唔係為咗賺錢。從好商業嘅角度睇,社運係唔會為你創造價值,畀錢社會運動本質上就係同倒落鹹水海冇分別。但社會運動的確需要錢。所以你講嘅「食窮民建聯」其實好啱—塘水滾塘魚嘅做法係好難持續的。甚至係有 funding 都好,你都需要不斷交數,證明自己有存在價值先可能一直有錢。
至於賺乜錢,只要冇直接、間接參與違反人權嘅事,賺乜錢我都覺得可以。不過同中國相關嘅利益,好少係乾淨的。
講到尾,我覺得你自己舒服就好。又,之前睇咗本書,叫《金錢的另一端是「人」》,本書係咁寫的:「金錢的背後必然有『人』,有著為你勞動、使你幸福的人。」我覺得睇完有令我對「返社運工」有另一種睇法,得閒可以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