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港人三月辦「文化節」 劉珈汶:望其他族群認識香港 (附活動一覽表)


**編按﹕活動詳情以 HKM 更新資料為準**
由在英國的「香港協會( Hong Kong Umbrella Community)」聯同各地區港人組織,即將在下個月舉辦「香港三月文化節(Hong Kong March,下稱:HKM)」,在英格蘭、蘇格蘭以及威爾斯至少 16 個城市,舉辦四十多場活動,還有一系列在英港人開設的商舖提供折扣優惠。HKM 籌委之一、前區議員劉珈汶告訴《如水》,舉辦初衷一方面是希望在英國的其他族群認識香港,以及香港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則希望港人能保存自身文化。
此前報道:邀在英港人同辦「香港三月文化節」 羅冠聰:參與組織或可獲資助
在英國,每當港人跟其他族群打招呼,很多時候對方會以固有印象以為是中國人,以普通話說「nǐ hǎo(你好)」。劉珈汶在 Facebook 談到自己也有不少類似經歷,她會尷尬地回應「Sorry we don’t speak this language(對不起,我們不是說這種語言)」,隨即介紹香港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區別,並解釋應該用廣東話說「nei5 hou2」。她在帖文透露,這正是其中一個辦 HKM 的原因。
劉珈汶向《如水》指,英國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不只有本土英國人,還有很多不同種族,而現時在英港人愈來愈多,族群日漸擴大,因此 HKM 除了想讓其他族群認識到香港的群體,還希望港人在英國落地生根之餘,在一定程度保留自身文化特色及群體特性。「『融入』不單是我們完全適應了英國的生活,或完全受英國的文化薰陶,又或者我們的下一代已經不知道香港是甚麼,甚至已經不再講廣東話⋯⋯如果是這樣,其實是『同化』,不是融入」。
向本地人推廣香港文化 對小朋友講羊村故事
HKM 官方已公布的活動,有如「香港文化體驗日」、「麻雀桌上碰出香港文化」、「列斯廣東話工作坊」、「雞蛋仔文化體驗」等,從活動名稱就可見到,各地區組織以香港不同的特色對外宣揚香港文化。
至於 3 月 4 日在倫敦伊靈舉行的 HKM 開幕禮上,還有回顧舊香港的「九龍城寨藝術展覽」。作品由英國藝術家 Fiona Hawthorne 創作,她 1970 年隨父母來到香港生活,而九龍城寨除了是她的美好回憶,更成為她的藝術創作靈感泉源。
此外,一系列的活動小朋友都有份,曼徹斯特及梳利侯分別有組織舉辦〈羊村兒童繪本系列〉故事分享活動,讓跟著父母來到英國的小朋友,知道香港所發生的事。
推「1 + 1」邀請卡 讓港人帶本地朋友一同參與
HKM 聯同各地地方組織舉辦活動之外,還號召在英港人店主提供折扣,更設計了一款俗稱「1 + 1」的「邀請卡」。劉珈汶希望港人能憑邀請卡帶本地人到指定店舖消費,「1 + 1」享用店舖專屬優惠或贈品。被問為何想到以「邀請卡」宣傳活動,劉珈汶指,他們三位籌委認識的人或組織有限,大多數都是與香港相關的組織,所以希望透過這個做法,既帶動更多其他族群參加 HKM 的活動,又為這些參與商舖擴充客源。至於領取「邀請卡」的方式,有意者可填寫表單向 HKM 索取。


根據 HKM Facebook 專頁,「Cafe by HongKongers – 英姐冰室 – 英國伯明翰」會為帶同「邀請卡」一同光顧的港人及本地人,提供九折優惠;網上商店、經營亞洲超市的「華南行 Wa Na Hong」,則為所有顧客提供九五折優惠碼,而目前所有送貨包裹都有附上「邀請卡」。
HKM 活動一覽:










HKM 活動及商舖折扣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