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不平凡人生–一代香港政壇風雲人物

《基本法》規定香港人沒有國防與外交權力,這是大家從小學常識科就被灌輸的現實。但是在英國統治時期香港人在內政外交上有多大自由度、曾經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扮演過甚麼角色,卻一直是甚少受到注目的課題。今次向讀者介紹兩位曾經舉足輕重,卻因不符合中英雙方的「香港現代化全賴英國」(英方)和「香港華人在殖民體制下備受壓迫」(中方)等歷史敘事旋律 1、城內外各種政治形勢變動而近乎被大家從記憶中抹去的政治家、外交家。從他們的事跡可以理解到,香港在二戰後之所以能在周邊眾多國際衝突中相對倖免、發展成國際文化情報交流中心並且享有「虛擬自由主義」2,絕非只是因為英國殖民官員的巧妙經營、發慈悲或北京的一時忍讓。事實上,香港今日之所以能晉身「國際大都會」之列,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二戰後所形成的冷戰格局中,,香港因其微妙地緣位置而匯聚各方人才,他們適時大放異彩、據理力爭,再加上各種巧合,才能成就一時傳奇的「東方之珠」。而今天向讀者介紹的,就是當中兩位曾對香港政治及社會發展影響甚深的人物:香港第一代政治家馬文輝、以及過往曾縱橫四海,最後獻身香港的傳媒人張國興。

「第一本土政治家」—馬文輝

第一位是曾經長期活躍在戰後香港政局的本地政治家—馬文輝。歷史教科書會向大家敘述:本地華人在七十年代之前,基本上政治權力相當細小 — 當時的香港政治主要是國共兩黨鬥爭在海外的延伸,其他華人要不相信金耀基所提倡的「行政吸納政治」模式,要不更甚者如劉兆佳所言,信奉「功利家庭主義」,盡可能一切遠離政治。這些說法無可否認能反映一部分南逃難民的怕事心態,也能讓大家理解英國殖民官員在地緣政治壓力之中害怕下放權力的緣由。但對於早在戰前已在香港土生土長、形成相當程度本土身份認同的本土精英而言,經歷過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對亞洲各地的亞細亞主義宣傳和號召,又碰巧遇上戰後的國際秩序重組,當然就不會放棄追求更多政治權力的機會。馬文輝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活躍於政壇的本土精英。

出生於大清末年的馬文輝,是知名華商、先施百貨創辦人馬應彪的兒子。由於父親的關係,他早年為公司於英國當買手,認識不少英國國會議員等政界人物,居住過澳洲、英國、法國等地,受西方民主思潮與制度影響。在 918 事變後,適逢全球經濟大蕭條讓他目睹了東亞區內局勢色變,自己作為海外華僑、夾在數個帝國狹縫之間的角色讓他下定決心進一步發揮影響力,在港推動論政 3。戰後楊慕琦計劃為香港人帶來一片大好願景,馬文輝與不少本地精英均創立大小政團,準備在即將而來的民主春天大展拳腳。然而好景不常,除了楊慕琦提出的計劃因為太進取而被倫敦當局叫停之外,隨後而來的中國大陸政權易幟更讓殖民官員放棄短期內大部份民主化改革。這與當時英聯邦內邁向男女均等全面普選的紐西蘭等地,乃至邁向民族獨立的印度和緬甸等國的政治進程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不少英聯邦地區生活經驗的馬文輝目睹其他地方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然對於香港的民主倒退不會輕易罷休。他先是聯合五百個民間團體反對當局決定,又邀請葛量洪總督出席公開辯論討論港人是否需要自治,惟被他拒絕 4。其後,他更於 1953 年創辦了聯合國香港協會,希望在香港推進《聯合國憲章》內明訂的平等人權、民主以及爭取殖民地自治獨立之精神。他其後一直領導該會扶助弱勢、推動政改。協會中最有名氣的活動要數分別逢周日與周三五時於香港大會堂八樓展覽廳,仿效倫敦海德公園自由辯論風氣的「海德公園講座」和「民意講座」。這些活動後來成為馬氏政治教育和匯集民意的場地,可謂香港現代政治宣傳與辯論的始祖 5

事實上戰後活躍於香港政圈的本地華人政治家團體,除了馬文輝所創立的聯合國香港協會、民主自治黨亦有香港革新會、香港公民協會等有不少華人、歐亞裔人參加的政治團體(在某種意義上已能稱爲政黨)6。但與馬文輝相比,他們都選擇了選擇走向偏溫和的合作路線,積極參與英國當局在 1952 年重新開放的兩個戰前市政局民選議席選舉;與他們相反,馬文輝藉著自身與一些英國國會議員的聯繫,不畏英國殖民官員的打壓繼續高調爭取楊慕琦計劃中的自治承諾,結果換來的是大小活動均遭政治部嚴密監視 7。儘管革新、公民兩黨積極地參與體制內路線,但正如歷史學者曾奕文分析他們在八十年代以後總歸無以為繼的原因,除了始終進入不了全港性質的立法行政機構之外,更多是他們的相對被動角色令社會改革的節奏始終掌握在當局手中,以致他們對香港整體管治的衝擊甚至比不上 1967 年發起暴動的左派 8。固然,當下不少香港史研究 9 大都相對肯定英國在戰後複雜國際情勢下維持香港治安的努力,亦正面評價其在八十年代後的民主改革。但英國殖民官員在冷戰局勢之下維持香港「國家安全」、不被外力擾亂秩序時的決策,在野黨路線上的分歧以及他們的發展經過,對於我們回顧民主派從 2010 年起的各種路線之爭,乃至理解當下將舉辦民主選舉均視為威脅國家安全的時代,無疑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讀者可以認真思考,到底一直不屬於香港人的「國家」之安全是不是民主化的重要考慮因素?他們相比起香港人自身的意願,哪個更重要?封殺楊慕琦計劃與人大「八三一決定」,本質上和時代意義上又有甚麼不一樣?不同時期香港普羅居民在看待香港人本地身份認同意識上的落差,又如何左右不同年代香港大眾在香港民主路上的參與程度?

馬文輝這種出於對本土歸屬感的政治行動,在其對於戰後問題處理這一點更能清楚反映出來。戰後解殖風潮席捲亞洲各國,獨立後的各國除了處理跟前歐洲殖民主義的瓜葛,為了宣示主權亦親自向日本追討戰爭賠償。在冷戰揭開序幕、西方陣營重新扶植日本的大格局下,1952 年英國簽署《三藩市和約》宣布放棄對日本索償戰爭賠款,但馬來亞在 1957 年獨立便瞬間扭轉前殖民者的態度,同樣打著亞細亞主義的旗幟向日本交涉,結果在不傷害雙方關係下成功令日本以 ODA 發展援助的模式協助馬來西亞發展 10。與馬來亞處境十分類似的香港在當年的背景下亦是平白無故地在英國簽署《三藩市和約》後「被代表」向日本講和,但禍不單行的是對香港華人社群有極大號召力的國民黨政府亦高舉「以德報怨」方針放棄對日賠償,使得當時不斷向國府當局發聲要求協助索償的香港漁民不得要領 11。面對這種局面,馬文輝所創立的聯合國香港協會先於 1958 年於會內成立索償組,到 1962~63 年東京奧運前夕日本經濟外交正酣之際仍盡英聯邦自治領之權力向英國外交部申訴12,又登記受害港人資料透過下議院控訴當年港府扭曲民意、未有如常反映大家的索償意願 13。假若從今天的民間外交角度看,馬文輝他們的行動無疑是既前衛又具有高度遠見的。

儘管馬文輝的反殖、反國民黨性質令其與中共建政早期民族論述高度類似,進而令其不少早期政治盟友在八十年代北京向香港招手時成為忠誠的親中派。但假若我們將目光拉到同一時代、夾在數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東南亞華人僑生,即使他們當中有人因一貫的政治思想在今天成了中華民族統一的擁護者、對香港民主化運動持負面態度,他們當年的各種思想沖擊、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坐過的冤獄以及受過的其他不公平待遇 14,依然值得當下追求獨立自主的大家的反思與理解。

縱橫四海的傳媒人—張國興

第二位是曾經在中國擔任新聞記者、國共內戰後輾轉來到香港的媒體人—張國興。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陌生,畢竟是華人世界相當普遍的男性名字。但如果說到由他作為元老之一的浸會學院(現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系(現傳理學院),則相信全城的文科界別無人不知曉。香港的確面積不大,在二戰後初期甚至連基本的管治都未臻完善,但全靠英國當時巧妙的地緣政治平衡手腕以及相對的言論自由,香港成為戰火紛飛的東亞中,一塊吸引各方奇才的彈丸之地。到底他怎樣會輾轉來到香港?香港又如何得以成為他施展渾身本領的舞台?這一切得從他的背景以及他所屬的時代開始說起。

成長於婆羅洲古晉華僑家庭的張國興,自少生活在多種族環境之下,自然練得一口比中文更流利的英文。他的少年年代,正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短暫和平逐漸走向盡頭、戰火開始在東亞蔓延的時代。成年後,他與當年許多心繫唐山的南洋華僑一樣回中國從軍。正值青年時期的他在從軍路上遇上一個伯樂,見他一副書生樣子、英文極為流利,便勸他與其在隨時丟去生命的戰場上作戰,倒不如棄戎從文、報考大學讓自己日後發揮更大作用 15。張國興原本擔心自己的中文能力不足應付學習需要,但當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北大、清華等知名大學均為逃避戰火內遷到西南各省,他們其後合拼成為西南聯合大學並推出很多戰時臨時措施,當中包括容許僑生借讀以吸引海外華人以各種方法回國支援戰爭。張國興也在這種背景下得以順利入學,並且在就學期間獲委任前往印度擔任同盟國聯軍的翻譯,期間累積了豐富的人脈和眼界。

1945 年大學畢業後的張國興成為了一位新聞記者,先加入國營的中央通訊社,其後轉到美國的合眾社(United Press)。有關他離開國營通訊社的原因,雖然他本人並無明示,但他曾就讀的西南聯大之學風相信可為讀者提供一種理解角度——當時校方的管理層雖然大都是國民黨人,但地上地下均已有不少共產黨人在活動。這導致校方雖然不斷嘗試推行各種黨國教育,卻適得其反地讓認同介於美蘇政治體制間「第三條道路」的「中間派師生」歡迎度更上一層樓 16。這段求學時期也為他日後的記者生涯奠定基礎。他開始擔任記者之時,中國正經歷內戰前的短暫和平,但各種風吹草動、政治動作其實早已展開。作為專業記者的他在這段混亂時期仍盡量報導不同真相,包括揭露國民政府當局貪污腐化的問題。據一些國民黨人日後回憶,蔣介石曾想把他置於死地,但多虧他廣結黨內人脈令一些蔣介石的部下努力說服蔣介石收回格殺令。1949 年 4 月共產黨接掌南京後,雖然張國興被禁止向通訊社發稿,他仍私下撰寫筆記,記錄他觀察共產黨統治的所見所感。後來他把筆記作為餐具的包裝紙隨身攜帶,成功跟家人於同年年底到達香港,並將二十二篇筆記改編成《竹幕八月記》,則是後世人所共知的佳話。著作發表後於全球各地轟動,成為世界各國研究新建政中共不可多得的資料,他亦被稱譽為首位以「竹幕」(Bamboo Curtain)形容亞洲冷戰局勢的人。他選擇日後到香港,筆者相信部分原因是肯定香港當年作為巧妙平衡各方力量之第三勢力之地的角色。

在香港站穩陣腳的張國興,很快就在異地重拾了他傳媒出版的老本行。看到了朝鮮戰爭後期美國決定參與亞洲冷戰的決心,並且由國務院協調各大基金會支持亞洲冷戰,張國興便看準時機利用這些資助於 1952 年創立亞洲出版社。出版社無疑成為了當時眾多南來文人的綠洲,在 1950 年代除了出版了南宮搏《郭沫若批判》、殷海光《邏輯新引》、余英時《民主制度的發展》、勞思光《存在主義哲學》等眾多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大作,更出版了《毛澤東殺了我丈夫》、《春到調景嶺》、《半下流社會》等旗幟鮮明批判共產主義的小說讀物,影響了當時無數人的課後餘暇生活。作為南洋華僑出身的他,其影響力也從香港再次飄回自己成長的故鄉 —— 亞洲出版社在美國基金會出版的遊記和科學故事等兒童書籍,配合戰後心理學與個人身份認同的飛速發展,成為新加坡、馬來亞「建國一代」年輕華人擺脫舊時代情懷和意識的讀物,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17。他亦在 1960 年代加入《南華早報》擔任編輯顧問,在當時仍作為殖民官員「喉舌報」的英文報章而言可謂相當難能可貴,期間又主持了該報的《A Chinese View-point》專欄提供眾多跟中國政局有關的真知灼見,成為冷戰期間西側陣營了解紅色中國的參考對象。

除了是一位傳媒人以外,張國興作為政治家、外交家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作為廣結各國人脈的政治記者,在 1960 年於印度新德里召開的、帶有批判中國和蘇聯社會帝國主義意味的亞非會議(Africa-Asia Conference)召開時,東道主印度基於不結盟運動精神不想邀請中國和台灣任何一方,便改為邀請了張國興等一行香港文化人。張國興作為一行人的代表在會上發言,期間除了明確地批評了中共鎮壓西藏的大漢族沙文主義之外,亦指出包括香港人在內的各民族都有民族自決權。從印度回港後,他更在自己出版社的《亞洲畫報》——連用了四期來討論香港人民族自決權的議題,並將它們印成小冊子普遍發行。他的印度人脈和聲望,更是吸引了昔日想暗殺他的蔣介石的青睞,在中印邊境爆發衝突之際派遣他作為非官方特使前往印度游說新德里放棄北京、轉與台北建交 18。這與越南戰爭期間活躍於中南半島的韓國白馬部隊(백마부대)一樣,用實在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作為自由世界盟友、值得被共同防衛的價值,亦側面反映了在大時代廣結善緣是何等的有用。

總結

從馬文輝的經歷,可見在眾人均將香港視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而只著眼短期利益的大氛圍之下,仍堅持己見、為香港人社群謀長遠規劃的決心。歷史終將會證明他的遠見——八十年代起他曾提倡的民主化改革有不少均得到實現。到了 2010 年香港自治、本土運動再起,他當年的行動和主張也自然成了眾多青年的參考對象;而從張國興的思考路徑可見,在二十世紀意識形態風雲起迭的中國近代史中他無疑是一位相當突出的自由主義者。但他大概也深明,要自由必先由思考如何保持獨立自主這一點開始,進而再想像自己和連結自己所屬社群未來的可能性。這種思考模式,十分值得從小在學校沒有學習過政治外交但今天處於地緣政治困局、並因而離散於海外置身地緣政治博奕的香港人參考,如何得以在絕境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辯古思今、承前啟後、觸類旁通,相信讀者看過他們的故事,必定能對日後自己的路有所啟發。


1. 英方歷史主旋律的例子可參考 A Borrowed Place: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ank Welsh; 中方例子的主旋律可參考 劉蜀永《簡明香港史》

2. 概念說明參見:羅永生《公民社會與虛擬自由主義的解體 : 兼論公民共和的後殖主體性》

3. 當年海外華人在各大帝國之間的各種選擇,可參考 郭慧英《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

4. 貝加爾〈馬文輝與香港自治運動〉,刊於《思想香港》第 3 期(2014 年 2 月)

5. 同上

6. 兩黨的活動可參考 曾奕文《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

7. 貝加爾〈馬文輝與香港自治運動〉,刊於《思想香港》第 3 期(2014 年 2 月)

8. 其他兩黨後勁不繼的原因可參考 曾奕文《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

9.A Borrowed Place: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ank Welsh 和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Steve Tsang 均持這種論調

10. 過程可參考:宮城大蔵《戦後アジア秩序の模索と日本――「海のアジア」の戦後史 1957-1966》

11.〈漁協會請中樞,注意我國海權〉,《香港工商日報》,1946 年 2 月 17 日

12. 謝永光《香港戰後風雲錄》

13.〈聯協索償委會登記戰時港人損失〉,《華僑日報》,1963 年 9 月 29 日

14. 杜晉軒《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

15. 出身極富傳奇色彩的張國興,縱使其戰後活動帶有不少反共主義色彩,仍被不少中國媒體津津樂道,可參見 〈民國軼事—小黃跑新聞去了〉,《新商報》,2007 年 9 月 29 日

16. 學風考究參考《統一戰線與大學——西南聯大地下黨史考察(1938-1946)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

17. 徐蘭君、李麗丹《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8. 林孝庭〈香港傳媒聞人張國興與一段鮮為人知的「印度密使」任務〉,刊於《傳記文學》第 101 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