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淹留人物 何必今朝

近代東亞三段明夷時空垂範「身土不二」港人兩點啟示

二〇二一年四月某日,宜會友。

獅子山北一位曾於添馬公園至少三呼「 香港獨立」豪傑,設宴山南某會所;座上一位家住城門河畔長輩,好不容易擺脫國安警察煞有介事跟監,趕及瀨尿蝦告罄前入席。有賴各種酒精壯膽,筆者敢於擁抱未婚妻入懷,探問證婚事宜;叔父 (fu2) 一諾無辭,「 上個月先幫手足做完一單」、「 大家自己人唔使講呢啲」,更催促我倆盡快取得當局批文、擇吉後聯繫祕書——事緣佢涉嫌協助罪犯,現正保釋候查,打算「嗱嗱臨還咗嗰幾碌佢」,雙手比劃:「《国安法 》係唔𨶙使打呀、冇𨶙得打呀,唔𨶙使講嘢,佢話你有罪就有罪。」

酒酣飯飽,東道主奉勸席間後生仔女速去,以英國為例,大英博物館做個管理員未嘗不可——談及身負暴動及「襲擊至造成身體傷害」兩罪得力助手留港服刑、婉拒當地總經理空缺,笑容頓時一斂。證婚人則推許加國移民政策放寬不少,大專畢業未滿五年即可申請工作簽證。「留喺香港有乜嘢可以做到?冇嘢可以做到。」老者搖搖頭—— 下著緊身褲、外罩運動短褲,露宿街頭一年救人不倦,疲態僅見於茶餘飯後,傷心時局。問及我去呼籲大家來屆立法會選舉投白票如何,乃揈出食指如達文西筆下聖若翰洗者,轉憂為笑:「一碌!」

己亥仲夏延燒至今一場大難,連結數以百萬計香港人;公曆六月九號晚以還,民主自由路上,再無別人的孩子——祖輩、父輩,終究疼錫兒孫輩,國家民族身後如何繁榮昌盛,總不如眼前人平安、健康,來得確實。「走啦。」有一種愛,愛到寧願今生此夜無緣目睹黎明,但求黑暗少吞噬所珍重香港人、香港事……

黎明前嘅黑暗,可短可長—— 白日依山盡,「明入地中」,《周易》以地在上、火在下(坤上離下)表示,是為「明夷」卦;明朝滅亡、思想家黃梨洲鉅著《明夷待訪錄》動筆於清順治十八年(西元 1661 年),到革命家孫中山改組宗旨原為「反清復明」洪門會黨,於宣統三年 (1911) 成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經歷十主、長達二百五十載。短者,近在眼前,港督楊慕琦 1941 年 12 月請降,日軍占領香港至 1945 年 8 月還政英國海軍少將夏慤,為時僅僅三年零八個月;臺灣自民國三十八年全省戒嚴,迨至民國八十年動員戡亂告終,則需時四十二年,介乎兩者之間。上述三段時空,各有相當數量仁人志士,留守海內、留守島上、留守城中;不甘坐觀成敗,至少「苦撐待變 」——此乃劍橋大學博士鄺智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一書描述 1943年初華洋百姓眼看日本「敗色漸濃」,掙扎求存用語。

筆者篤信香港遲早光復,是以淪陷時期香港、「 白色恐怖」時期臺灣,甚至愛新覺羅王朝治下漢地,皆有榜樣值得堅持「 身土不二」主義同胞效法 ——三年也好、三十年也好、三百年也好,我哋要為香港再次重光,做足準備。

中國政權捲入西太平洋局部戰爭,繼而敗亡如舊日本帝國,香港擺脫其佔領乍現契機,並非痴心妄想。共黨總書記習近平,沉迷《 康熙帝國》、《 雍正王朝》等二月河小說改編電視劇,中外咸知;檢點二十四史,亦難尋任何「千古一帝」,偃武修文而終 —— 天若假年,必將啓釁,以實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春夢,企及漢唐元清。2018 年解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紅色中國更接近戰爭邊緣,事關終身制元首認知能力勢必隨年齒衰退,決策日趨錯誤、危險— 強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均失諸窮兵黷武、喪師蹙國。為免其他勢力搶先接管市面並主宰我城命運,滯港革命派必須加緊組織與計畫,以備未來三年零八個月內,忽傳「玉音放送 」。

1941 年 8 月 15 號日本投降,共黨隨即命令東江縱隊進攻新界、離島搶奪日械,國民政府則於 24 號通知日軍香港將由國軍第二方面軍張發奎上將接收、30 號任命新一軍孫立人中將為「 廣州、九龍、香港區受降官」,孫部 9月 7 號抵達廣州。英方得以阻止國府「 生米煮成熟飯 」,全賴戰前輔政司詹遜早於 8 月 23 號宣誓就職署理港督、臨時政府規模月底已達 700 人並足以維持港島供水供電,以及華、英、印警協同香港義勇防衛軍 (Hong Kong數淹留人物 何必今朝: 近代東亞三段明夷時空垂範「身土不二」港人兩點啟示Volunteer Defence Corps) 餘勇負責治安—— 當時全港人口,估計僅餘六十萬。夏慤艦隊 1945 年 8 月 30 日抵港,評價詹遜政府「 大致能夠控制局面」,查實有關人員努力,始於詹遜 1942 年 3 月入營,與各國倉友自組市民委員會(Communal Council)共治赤柱收容所,進而擘劃日本戰敗善後事宜。

借鑒詹遜等人經驗,可知鐵窗與石牆阻隔,無礙戰俘獲釋後接管香港決心;電力公司以至水務署傾向革命員工,應設法互相聯絡甚或結成工會,以保系統屆時如常運作;日子艱苦,希冀與想像亦宜寄託於藝術作品如郵政署長榮鍾思(Edward Wynne-Jones)、工務局高級繪圖主任鍾惠霖 (WilliamJones) 獄中創作「 鳳鳥復興 漢英昇平」郵票,以激勵人心;假使人手十倍當年足以迎接曙光,區議會選區 452 個、每區 16 人挺身而出,就湊夠七千之數——當代第一流公民記者蕭雲龍先生,〈 秘密的香港萬歲 〉文中活用托克維爾 (Alexis de Tocqueville) 理論,讚揚香港燒賣關注組、見字飲水協會、香港芫荽黨貢獻,提倡「毋須計較結社性質 」、「合辦小事的經驗愈多,就會獲得共襄大事的能力」,正切合區議員為核心鄉治 township) 逐個擊破後維繫公民社會,枕戈待旦所需。

港區《 国安法 》二〇年六月頒布,確立當局一八年九月取締香港民族黨以來蠶食港人結社自由方針,預示前述工會、關注組若成氣候,必遭打壓,活動終須轉趨地下,如同電影《 返校 》(Detention)戲中讀書會。幸而本港學生歷來早熟、自覺,關心國事毋需師長指點,例如一一年學民思潮首義反對國民教育科,可免《 返 》劇女主角方芮欣因愛男教師張明暉成恨、告密導致校內六人槍斃悲劇。然則身為前輩應對心智未成熟後輩戀慕,仍須謹慎,「 後国安法 」時代情海翻波破壞力,與一四、一六年間社運圈中緋聞,不可同日而語。

今日仍獻身學運青年,不乏慷慨就義之覺悟 ——試看獅子山南某大學學生會候選體育及康樂幹事,答校報記者問:「 加埋流亡、加埋死囉,得未?」又見友校學生幹事會外務副會長,當選前宣言:「 如果死係可以令香港民主嘅話,我會即刻跳落去!」正如拙文無意說服讀者去或留、旨在推演本土何時何地需要何種人手,此處亦欲探討一死如何重於泰山而已,未敢干預他人忍死抑或捐生之嚴肅抉擇。民國七十八年(1989),言論自由鬥士鄭南榕為警方所逼,不甘受縛自焚,有說其壯烈犧牲,乃臺灣政治運動分水嶺;時任總統李登輝,則憶述當時推動自由改革,必須一步一步慢慢做,無法一下子每樣都改變,反思:「 真的需要用到那種方法?我不知道。」「 這樣即使得到民間的感激,但效果呢?不一定吧。」殺身成仁要發揮最大價值,愚以為時機配合時勢之外,烈士必先充分表達所思所想,以便世人歸結其知行合一之全部人格,並學習其精神。譬如南榕先生,一生筆耕不輟,又支撐《自由時代週刊》長達五年零八個月;譬如梁凌杰先生,一九年六月十五號晚遺贈「 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 Help Hong Kong 」寥寥廿五字,翌日即化作五大訴求,二百萬路祭民眾金鐘太古廣場連綿北角英皇道──文字威力,無遠弗屆。至於生者義務,則在於重新認識死者、弘揚其信念,免遭政權埋沒。「 大家說很了不起、很了不起,你說了不起,就好了。」輝伯如是說。

同兩蔣鬥長命四十二年,還是「 明夷待訪」二百五十載,致力於組織與著述,始終係不二法門——祕密社團「 洪門」開山祖師陳近南順治年間於大陸播種,念念不忘,光緒三十年(1904)真有迴響,「 紅棍 」孫逸仙身上開花結果;明末大儒黃梨洲作《 明夷待訪錄.原君》,責備唐堯.虞舜.夏禹以降君主「 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 」、「 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 」,詰難腐儒「 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 」,晚清維新派譚嗣同、梁啓超輩「印數萬本,秘密散布」,老調重見《民報》、《革命軍》等刊物,歷久彌新……

叔,我喺香港寫得一日、奔走得一日,係一日——

未敢放棄、未敢忘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