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graphic】身分認同如何影響政治參與?


《如水》今期調查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到底一個人對某一身分的認同,與涉及該地區的政治活動參與程度有無關係?
為回答此問題,我們在今年 8 月 21 日至 9 月 5 日期間,於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現改名為 X) 及 Telegram 發文,請公眾告訴我們其身分認同及政治活動參與程度。為確保調查能跳出《如水》追蹤者的層面,我們於社交媒體買廣告,令帖文能更廣泛發放給大眾,最後收到 909 個回應,有 895 人回答自己是香港人。《如水》感謝所有網民參與。
我們在調查問卷中詢問受訪港人,對「香港人」、「中國人」、「居住國公民」、「世界公民」等的身分認同,其中我們發現,他們對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在 5 分為滿分中,平均為 4.58 分(在港、在海外者的平均分分別是 4.60 及 4.53)。
我們也有詢問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內在多大程度上曾參與為港人、現居住國、世界公民等不同族群發聲的政治活動。
我們發現,身分認同「香港人 > 居住國公民」的海外港人受訪者,參與跟香港相關政治活動的程度,平均分為 3.36 分(滿分為 5 分),遠高於身分認同「居住國公民 > 香港人」者的 2.14 分。
至於身分認同「居住國公民 > 香港人」的受訪者中,比起香港相關的政治活動,他們會否更積極參與居住國的呢?我們得出的結果發現,儘管他們對居住國的身分認同較強,但仍然是參與香港相關政治活動的程度,略高於居住國相關活動。而身分認同為「香港人 > 居住國公民」的受訪者,他們對針對居住國的政治參與程度較低,平均分為 1.36 分,是參與香港相關政治活動程度的約三分之一。


除此以外,我們亦分析了受訪者對某一地區的身分認同與政治參與程度的關係。比如說,對「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愈高,是否參與跟香港有關的政治活動的程度也愈高?對「中華民族」、「居住國公民」及「世界公民」又如何?
結果我們發現,無論是「香港人」、「中華民族」、「居住國公民」及「世界公民」,受訪者的身分認同愈強,對該族群的政治參與程度會愈高,而這些族群中,又以「香港人」的差異最為明顯:身分認同為 1 分的群組,政治參與程度的平均分亦為 1 分(滿分為 5 分);而身分認同為 5 分的群組,政治參與程度則為 3.79 分。而差異最小族群則是「中華民族」:身分認同為 1 分的群組,政治參與程度為 0.36 分,而身分認同為 5 分的群組,政治參與程度亦僅為 1.5 分。


(編按:基於資源所限,《如水》調查並不能視為嚴謹學術調查,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