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牆內的人寫一封信

香港流行文化於寫信師與筆友間

反修例運動後,過千名抗爭者相繼被起訴和被定罪。同時,十萬計港人移居外地。香港人之間的聯繫,看似被這些高牆與物理距離阻隔得越來越遠。

也是在這段時間,香港的流行文化工業,由樂壇到電影圈都出現復興。英國廣播公司早前一篇報道,就認為廣東歌近年的復甦,受惠於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的港人需要一個尋求慰藉的渠道。

對距離更遠、身處海外的寫信師而言,廣東歌及港產片等流行文化產品不單是舒緩心情的調劑,亦同樣是與牆內人打開對話框的工具。

今期《如水》訪問了三位在世界不同國度的寫信師,跟他們由第一封信說起,嘗試理解在流散年代,流行文化如何協助他們與牆內人溝通,成為筆友。正如受訪的大眼仔表示,「寫信令我有仍然同香港人聯繫的感覺。」寫信,其實也是鞏固他們身為香港人的認同。⋯⋯(全文詳看《如水》第八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