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音樂與電影小史

從誕生、蓬勃到今天

有天途經北美某大學校園,瞥見 Hong Kong Club 的活動海報,不自覺地笑了:是 Sing Con(歌唱比賽)啊。

儘管唱卡啦 OK 在上年紀的族群之間不算普遍,但流行音樂跟港式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在六十年代,劉以鬯筆下的酒徒在自毀邊緣浪蕩於灣仔街頭,捕獲他意識的,竟是張露那首〈給我一個吻〉。如果像張愛玲在《童言無忌》所說:「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那香港人大都是「先聽情歌,後談情」的,甚或在 K 房裏哀悼一段愛情的死亡。同樣地,要是有人講起「做人如果無夢想⋯⋯」,看官隨口就接「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可說是毫無意外——不管你身在中國大陸,還是馬來西亞。香港的流行文化一度傲視亞洲,從梁朝偉月前在韓國釜山電影節獲頒年度亞洲電影人大獎時,仍吸引過千影迷到場舉牌應援,可見一斑。⋯⋯(全文詳看《如水》第八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